專訪:日本船主協會會長主張以舉國之力復興造船業
JP-Home.com
【共同社9月3日電】日本船主協會會長長澤仁志(日本郵船董事長)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經濟安保障的角度來看,必須努力實現國內造船業的復興。造船業如今中國一家獨大,日本被韓國超越跌至第三,長澤指出“已經被逼到賽場邊緣”。他強調,應通過海運及造船廠商共同參與,以舉國之力“做強造船業,再次在全球一決高下”。
日本的化石燃料和資源大多依賴海外,糧食自給率也較低,按熱量計算僅約38%。進出口超過99%由海運承擔,在必須穩定確保船舶的背景下,到上世紀90年代為止佔全球份額約四成的國內造船去年按訂單規模已跌至8%。將造船定為國策持續給予巨額資金支持的中國份額已擴大至超過七成。
長澤分析指出,處於劣勢的日本仍有機會勝出。聯合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了到2050年左右實現海運領域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生物燃料等下一代燃料船需求可期。船舶集中更新換代的時代即將到來,長澤稱“未來10年造船市場有望擴容”。
美國政府表示,中國建造的船舶在美進港時擬收取費用,長澤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會警惕“對中國一邊倒存在風險”。
長澤指出,美國也出現重振造船業的動向,他認為這與官民攜手合作爭取實現國產化的下一代半導體同樣重要。他還指出,海事產業中造船與海運是“車之兩輪”,海運行業將為復興造船業提供“最大限度的合作”。(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9/e815083fde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