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愛媛縣考慮採用新手法調查日本水獺是否滅絕
JP-Home.com
【共同社9月4日電】日本愛媛縣正在考慮實施採用新手法的調查,旨在確認作為該縣代表性動物而長期受到喜愛的日本水獺是否已經滅絕。雖然日本政府已將其列為滅絕物種,但愛媛縣以“與上次確認到棲息的時間相距尚不足50年”等為由,一直將其列為瀕危物種。而今年距離縣內最後一次捕獲日本水獺已過去50年,縣政府希望明確是否仍有存活。
日本水獺屬鼬科,在河岸挖掘洞穴棲息。曾在日本廣泛分佈,但明治時期以來因水質污染和過度捕獵而急劇減少。愛媛縣內最後一次發現日本水獺是在1975年的宇和島市,此後雖不斷有目擊報告,但均未能證實。
全國範圍內,1977年在德島縣發現過屍體,1979年在高知縣須崎市有人目擊到活動,此後的日本水獺棲息情況一直不明。環境省認為“很難想像其在人類視線之外仍持續生存”,2012年將其列為滅絕物種。
愛媛縣今年7月召開了面向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修訂的有識之士小組會議,就調查的方式進行了協商。迄今的調查都是使用紅外線感應攝像頭,有意見要求今後引入可讀取河川或土壤中生物排泄物等所含遺傳信息“環境DNA”的最新技術。
縣政府將在小組會議得出結論後,考慮把調查費列入預算。提出該方法的小組會議成員、NPO法人理事長山本貴仁表示:“應當在儘可能調查後,再判斷是否滅絕。”
由於日本水獺作為“河童傳說”的原型而廣為流傳,當地吉祥物的設計也由此汲取靈感,其與愛媛縣淵源深厚,期待其仍存活的人也很多。
負責小組會議的松山東雲短大名譽教授松井宏光(生態學)推測其“存活的可能性應該很低”,但同時指出人口減少也令有些區域正在恢復曾經的自然環境,強調“希望在那樣的地方能有倖存”。
環境省透露,日本國內仍堅持將日本水獺列為瀕危物種的地區除愛媛外,僅有德島和高知兩縣。愛媛的動向預計也將影響兩縣的判斷。(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9/5ebff33124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