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初中數理科目課時減少或導致專利數下降
【共同社7月2日電】日本神戶大學等的研究團隊在國際科學雜誌發表分析結果稱,初中時期的數理科目課時減少與工作後專利申請數量有關聯,1日就此舉行了記者會。調查顯示隨著學習指導要領的修改導致課時減少,專利申請數也呈下降趨勢。
該團隊指出“鑑於初中的學校教育已給研發能力和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學習指導要領的變更必須從長遠視角進行”。
據該團隊稱,初中三年期間的數理科目課時在1972至1980年代達到840小時峰值後分階段減少,2000年代減少到605小時。
該團隊2020年以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技術人員等為對象在網上實施調查,獲得了5000人的回答,內容包括年齡、所屬組織、專利申請數和在學會的發表數等。
結果顯示,數理科目課時最多的年齡層年均專利申請數為0.156個,越年輕數量越少,2000年代接受初中教育的群體該數字為0.094個。
該團隊的同志社大學教授宮本大表示“初中的課時並非與成果直接相關”,但同時稱“以初中時代的學習為基礎,加上高中大學的積累,則關係到之後的研究成果”。(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7/c8c01c0506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