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日本多地迎最早出梅紀錄 中暑送醫人數驟增
JP-Home.com
【共同社6月29日電】日本氣象廳28日宣佈,九州北部、四國、中國、近畿和北陸地區可能已出梅。繼前一天的關東甲信之後,創下有統計的1951年以來最早紀錄。今年全國普遍梅雨期短,很多地區降水量偏少,四國高知縣的“早明浦大壩”儲水率跌破35%,出現缺水的擔憂。各地氣溫升高,100個地點迎來最高氣溫35度以上的“酷暑日”,為今年最多。
經產省29日以空調使用增加或導致供電緊張為由,繼續向東京電力公司轄內發佈“電力供需緊張注意報”。總務省消防廳公佈的初值顯示,截至26日的一週內全國有4551人因中暑被緊急送醫。較上週驟增至3.4倍,創有可比數據的2010年以來6月單週新高。其中約半數的2230人是在全國迎來酷暑日的25、26日兩天被送醫。
28日除東北等以外的各地天氣晴朗,氣溫上升。氣象廳稱全國914個觀測點中,包括“酷暑日”地點在內,氣溫在30度以上的“盛夏日”地點超過570個。
山梨縣甲州市觀測到38.7度。東京都心下午1點過後升至35.1度,連續4天迎來“酷暑日”。岐阜縣多治見市、愛知縣豐田市、長野縣安曇野市分別飆升至37.9度、37.8度和37.7度。
氣象廳預計受全球異常氣象原因之一的“拉尼娜現象”影響,酷暑天氣將持續,呼籲警惕中暑。
在可能為中暑的案例中,愛知縣豐橋市一名正在務農的83歲男性死亡。川崎市一所小學有10名兒童被送醫,此外熊本縣荒尾市遊樂場內正在修學旅行的一名高三女生昏迷。
東海與九州南部出梅時間為歷史第二早。
另一方面,北日本地區到29日可能迎來伴隨雷電的強降雨,氣象廳呼籲警惕暴雨引發泥石流和河流氾濫。(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6/507f6ee0d8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