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川崎港招攬中國航路洗刷污名呈現活力
JP-Home.com
【共同社8月21日電】在曾經被譏諷為“船隻不來的港口”、“巨大釣魚池”等的日本川崎市川崎港,集裝箱碼頭呈現活力。著眼於消費堅挺的冷凍食品,毗鄰地匯集了冷凍和冷藏倉庫。由於招攬來自亞洲定期航路的措施奏效,集裝箱吞吐量在7年期間達到原先的4倍。
在川崎市沿海地區約24萬平米的土地,集裝箱密密麻麻地排列。川崎港提出“從工業港轉為商業港口”,1996年建成集裝箱碼頭。然而吞吐量增勢不盡如人意,負責運營的第三方2004年破產。川崎港整體吞吐量換算成標準的20英呎標準集裝箱數量一度降至高峰時期1999年的半數以下,減至一年約3.4萬個。
雖然在海外也曾被問“川崎港是哪裡”,但川崎市和港灣相關人士鍥而不捨地宣傳該港位於首都圈以及很少擁擠。以2012年連接與中國青島的定期航路為契機,吞吐量增加。
現在定期航路以中國各地及東南亞為中心超過10條,與2011年相比倍增。由港灣企業等組成的“川崎港振興協會”負責人自信地表示:“官民成為一體致力於碼頭推介的努力結成果實。”
企業招攬也是成功的要因之一。2007年度以後將原本就有的冷藏和冷凍倉庫放在戰略核心位置,力圖匯集。現在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約100萬噸保管能力,正在提高便利度。
其間,川崎港同東京港和橫濱港一起作為“京濱港”,被指定為中央政府重點支援的“國際集裝箱戰略港灣”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川崎港2019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6萬個,連續5年刷新史上最高紀錄。
另一方面,國家統計顯示,2019年吞吐量位列全國第16,是橫濱、神戶等其他戰略港灣的十分之一以下水平。川崎市港灣局誘致振興課課長安藤毅頗有心得地表示:“比目標提前一年達到15萬個,數量的增勢為全國頂級水平。正在探討新的目標。”(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8/029473914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