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阪・關西世博會準備工作切實推進
JP-Home.com
【共同社4月13日電】13日距離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開幕還有3年,準備工作切實推進。此次世博會以“未來社會的實驗場”為理念,匯集各種尖端技術,被期待帶來高達約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10億元)的經濟波及效應。不過,諸如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等導致的建築材料價格飆升、在新冠疫情平息無法預料的形勢下的緩解人群擁擠對策、為活動造勢等,各種課題也堆積如山。
▽擔憂成本增加
3月31日在作為會場的人工島夢洲,國家館和企業館建設區域的填土工程結束,大片平整後的空地擴展開來。預定明年4月以後建設場館。作為前往會場的交通方式,大阪地鐵中央線將從人工島咲洲的宇宙廣場站延伸,新設“夢洲站”(暫名)。
世博會相關建設費因圍繞會場的巨大屋頂(圓周長約2公里)的設計進行了變更等,從最初的1250億日元上漲至1850億日元,增至1.5倍。今年1月還獲悉,地鐵延伸項目將增加約129億日元費用。
受不透明的烏克蘭局勢影響,還出現了原材料採購成本膨脹的擔憂。運營世博會的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的事務總長石毛博行接受採訪稱“將努力(把成本)控制在範圍內”。
▽空中飛行汽車
協會預測2025年4月13日~10月13日的世博會期間,將有約2820萬人來場。由於存在人們集中在會期後半段前往的傾向,因此作為緩解擁擠的對策,正在探討在開幕起約3個月的前半段會期,設定比較便宜的門票價格。不過根據新冠疫情,也有可能需要追加對策。
爭取在世博會上實現日本首次商用飛行的“空中飛行汽車”也是關注的焦點。在官民協議會上,民間單位提議開設聯結會場和附近機場、淡路島(兵庫縣)等的8條線路。不過,機體的安全標準、會場周邊上空的交通管理、起降場所的確保等具體制度設計將在今後推進。
▽目光投向亞洲
截至今年4月8日,已有100個國家和地區、7個國際機構表示將參加世博會。尚未達到日本政府提出的150個國家和地區、25個國際機構參加的目標。世博相若宮健嗣在12日的記者會上說:“雖然國際局勢各種各樣,但我們將盡全力。”
協會還致力於為世博會造勢。3月敲定了讓人聯想到被稱為“水之都”的大阪的官方吉祥物。4月18日還將舉行活動,機器人研究者石黑浩等擔任主題項目“生命閃耀未來社會”製作者8人發佈各自參與的場館構想。
石毛強調,不僅是大阪和日本國內,“為了讓亞洲各國更加關注,我們將在今後3年努力”。(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4/0c87cfe40d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