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廳直接隸屬於首相,並在首相之下設立數位大臣。數位廳廣納政府和民間的高水準人才,打破過去那種條塊分割的行政結構,集中預算和許可權,大力推進數位化,包括實現線上辦理行政手續,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系統等。
日本的數位化落後於其他國家
受疫情影響,日本經濟也遭受了沉重打擊。近段時間,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日本在數位化方面的落後現狀暴露無遺:中央和地方政府數位化進展遲滯,人才短缺,因系統對接不暢造成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手續繁瑣,等等。
2020年春,疫情爆發之初,日本政府就開始發放防疫補貼,但發放進度明顯落後於其他國家。數位化程度較高的新加坡,僅用了5天時間就向近90%的民眾發放了補貼。而日本從國會批准預算後,耗費幾個月時間才將補貼發到人們手上。在同年7月發佈的《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中,日本的排名從上一次(2018年)的第10位下滑到了第14位。推進行政數位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數位社會追求的願景
數位廳提出了如下「數位社會願景」。
「借助數位化,建設一個所有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
選擇合適的服務,獲得多樣化幸福感的社會」
一個都不掉隊,全民友好的數位化
https://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735658.pdf


三分之一職位起用民間人士
數位廳的長官,即主管大臣由內閣總理大臣親自擔任,下設統管各項事務的數位大臣。除了副大臣和大臣政務官外,還設有主持具體工作的「數位監」和「數位審議官」等職務。數位廳成立時,職員人數就達600人規模,其中約200人為民間人士(含外聘人員)。
外聘職位包括CA(首席構架師)、CDO(首席設計官)、CISO(首席資訊安全官)、CPO(首席產品官)、CTO(首席技術官)等。
數位廳設4大業務板塊,即「戰略組織組」「數位社會通用功能組」「國民服務組」「中央機構業務服務組」。(*1)

配合數位廳的成立,日本政府設置了「數位社會推進會議」,負責相關政策措施的推進以及與中央政府相關機構之間的協調工作。另外,還召開了「數位社會構想會議」,為制訂新的重點計畫開展調查和審議工作,力爭在2021年12月中下旬的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