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對華ODA落幕 交流渠道收窄引擔憂
JP-Home.com
【共同社北京3月31日電】日本對中國的政府開發援助(ODA)3月底結束,為約42年的歷史畫上句號。對華ODA始於支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但鑑於中國經濟發展和反日政策,質疑其必要性的呼聲在日本高漲,最終走向落幕。但也有意見認為,被稱為日中關係的“穩定裝置”、支撐經濟領域合作的ODA退出歷史舞台,將導致人員交流減少,日中間交流渠道會變窄。
▽肯定
記者3月中旬走訪了北京的綜合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丈夫住院接受息肉切除手術的71歲女性表示,聽說友好的日本人提供了援助,過去的中日關係很棒。
對華ODA在1979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華後啟動。中日友好醫院的建設費1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3億元)為日本全額負擔的無償資金協助。
ODA實施機構“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相關人士透露,“作為無償資金協助,迄今仍是歷史最高金額的項目。
2018年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訪華並宣佈將結束ODA。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ODA的貢獻給予高度肯定。中國國營媒體記者也表示感謝稱,沒有日本的ODA就沒有中國現在的發展。
▽初衷
中國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2012年隨著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化出現反日示威,中國海警局船隻近期仍反復駛入日本領海。日本國內針對對華ODA投去了嚴厲目光。
在日本對華好感度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本月在《環球時報》發文稱,“希望日本政府和人民不要忘記當年開啟對華經濟援助時的中日關係友好氛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真心實意願與日本政府和人民發展友好關係”。
▽危機
在援助活躍的本世紀初,日本派出約100名志願者和約50名農業等領域的專家長期在華。ODA結束勢必將導致兩國交流減少。
一名日本外交官惋惜地表示,“以ODA為由深入中國內陸了解現狀,得以與眾多中國人接觸。”
安倍和習近平2018年鑑於結束ODA,確認了在第三國基礎設施開發領域展開合作,但也受到新冠疫情蔓延影響,未見具體進展。
中國的國際政治學者分析稱,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世界分化成美歐和中俄為主的兩個陣營,日中關係今後將惡化。該學者擔憂,在ODA也沒有的情況下,若圍繞政治和安全領域發生危機,可能將無法遏止關係惡化。(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3/72ceba66ac16-o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