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市企業去年個人信息洩露事故創新高
【共同社2月24日電】日本企業個人信息洩露事故因網絡攻擊而數量激增。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稱,2021年上市企業及其子公司發生的事故比上年增加3成至137起,創下開始此項調查的2012年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因設備“感染病毒或非法訪問”而洩露的情況約佔5成,在各項原因中位列第一。
包括疑似洩露在內的個人信息洩露自2012年起累計約達1.2億人份。有觀點認為,與歐美相比,日本企業在出現此類事故時的法律責任較輕,導致經營者缺乏危機意識。
東京商工調查對企業公佈的洩露或丟失事故進行了統計。2021年各原因中居首的“感染病毒或非法訪問”為68起,大大高於第二位人為失誤等導致的“誤顯示或誤發送信息”(43起)。
單起事故受害之最是2021年5月曝出的Net Marketing運營的婚戀APP“Omiai”事故,因非法訪問導致駕照和健康保險證等信息有可能外洩的數據最多約達171萬人份。
第二位是ANA控股(約100萬人份),第三位是日本航空(約92萬人份),均是因為共享里程會員信息的訂票系統公司遭到非法訪問。
《個人信息保護法》對於個人信息洩露並無直接處罰規定,Net Marketing等企業也沒有被罰款。雖然受害者可以起訴索賠,但即便勝訴,單起案件賠償額可能僅為數千日元。考慮到訴訟費用更高,實際情況是受害者不得不忍氣吞聲。
(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2/6519bc98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