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去年電腦勒索病毒受害大增至146起
【共同社2月14日電】10日據日本警察廳彙總的數據顯示,在世界各國愈演愈烈的索要錢財的電腦“勒索病毒”在日本國內的受害報告大幅增加,2021年33個都道府縣共146起。數據顯示,醫療機構等被當作目標,新冠疫情下遠程辦公使用的設備成為侵入途徑。
勒索病毒將企業等的機密數據加密後要求支付贖金以解鎖。警察廳2020年4月起展開受害情況調查,公佈全年統計數據尚屬首次。2021年下半年為85起,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倍。
據警察廳稱,146起中,中小企業為79起,占到一半;大企業為49起,醫療法人等“團體等”為18起。從主要行業來看,製造業最多,達到55起;之後依次為批發零售業21起,服務業20起,醫院5起,也有學校法人受害。
確認了要求內容的97起中有82起除被加密外,還採用了在盜取數據後威脅若收不到贖金將公之於眾的“雙重恐嚇”手法。
警察廳對受害企業和團體展開調查,就感染途徑作出回答的76起中,有41起為從VPN設備侵入內部系統。VPN用於從外部連接企業或組織內部的網絡,在遠程辦公中越來越多地被使用。
此外15起回答稱途徑是利用遠程操作電腦的“遠程桌面”功能。警察廳負責人指出:“侵入方法呈多樣化,應對的難度變大。”
有關修復所花費的時間,有效回答中“即時至1週”最多,占到三成;“2個月以上”有一成。費用為“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以上5000萬日元不到”佔比最多,回答“5000萬日元以上”的單位也不止一家。
索要金錢的45起中,有41起作為支付方式提出加密資產(虛擬貨幣),剩下的為美元。據悉威脅信均用英語寫成,沒有日語。(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2/c8030c67e15b-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