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發現新種甲殼類 命名為咬尾蟲
【共同社1月26日電】據日本《南日本新聞》報道,鹿兒島大學25日宣佈在出水市海灘上發現了一種新的甲殼類,併命名為“Oshirikajirimushi”(咬尾蟲)。由於其形態像咬住魚的尾巴,因此用《NHK大家的歌》中的人氣動漫形象作為標準日語名稱。
碩士一年級學生是枝伶旺(23歲)去年5月採集了體長約15厘米的蝦虎魚類“須鰻蝦虎魚”,在其尾鰭上附著一隻體長約1.3毫米的甲殼類。水族寄生蟲學專業副教授上野大輔(40歲)調查後發現是新種。這一發現刊登在24日的英國國際期刊《寄生蟲分類學》網絡版上。
咬尾蟲的特徵是鉤爪形尖銳突出的顎部,因為是在不知火海發現的等理由,學名定為希臘語“Choreftria shiranui”。
關於分類,由於沒有符合的“種”之上的“科”,因此新設定了“Oshirikajirimushi科”。
據悉命名時獲得了NHK和動漫作者的同意。上野表示“(該發現)證實了在人們熟悉的海灘上存在著未知生物。以它的名字為契機,要是能使大家親近這一生物,我們會很高興”。(完)
日語報道:(南日本新聞)尻びれにかじりつくから「オシリカジリムシ」 鹿児島・出水で新種甲殻類 NHKも了承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1/1b23af11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