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本擬為保護專利信息制定罰則避免技術外洩
JP-Home.com
【共同社1月18日電】17日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圍繞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政府開始探討在出台可轉用於軍事的尖端技術專利不公開制度的同時,對於違反信息保護義務的專利申請者新設罰則。此舉旨在嚴格管理信息,避免技術流向國外導致經濟安全風險上升的事態。在最快19日召開的政府專家會議上,將提出由四大支柱組成的法案概要,力爭2月提交國會。
首相岸田文雄將經濟安保作為核心政策之一。以“專利不公開”、“強化供應鏈”、“重要基礎設施事先審查”、“官民尖端技術合作”為支柱的法案力爭在本屆國會獲得通過,計劃將此作為政府的政績,備戰夏季的參院選舉。
日本現行的專利制度以公開為原則。由於軍事上的重要技術一旦洩露可能威脅本國的安全,七國集團(G7)除日本以外的國家均採取不公開制度並設有罰則。在美中科技優勢之爭激化的背景下,尖端技術的保護對日本而言已成為緊要課題。
正在探討的制度為避免妨礙民間的經濟活動,擬將不公開的專利定為僅限用於核能及武器的技術中、以“對我國的安全保障極為敏感”為由被指定為保護對象的發明。在已設置罰則的國家中,既有刑事處罰也有行政處分(喪失專利權),日本今後將根據專家等的意見作出判斷。
政府將對每年約30萬項專利申請進行兩個階段的審查,指定保護對象。對於成為不公開的審查對象的發明,還規定必須在日本申請專利。由於將進行制約,因此還會設置“損失補償機制”。
另一方面,法案中未寫進在民間等採用限定機密信息接觸者資格的“安全許可”。政府和執政黨內雖然有要求新設制度的呼聲,但擔心需進行隱私調查的資格審查會遭到在野黨的反對,從而導致法案審議陷入停滯。(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1/a245403afd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