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央行所持國債餘額13年來首次減少
【共同社1月6日電】日本央行5日公佈了截至2021年底所持的國債餘額,為521.119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萬億元),比2020年底減少14.3903萬億日元。這是2008年後13年來首次低於上年。央行為實現2%通脹目標而不改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的姿態,但金融市場上也有觀點將之認為是“事實上收緊量化寬鬆”。
作為量化寬鬆一個環節的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勢頭也明顯減弱。2021年底餘額為36.3452萬億日元,與上年底相比的增加額僅為1.0447萬億日元。而2020年底較上年的增加額為7.0497萬億日元,與此相比大幅縮水。原因是為減少對市場的過度干預,2021年3月央行取消了ETF的全年購買額目標,改為視必要購買以促進市場穩定。
大量買入國債等資產是為了增加流入市場的資金,從而提升經濟活力,自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就任後不久的2013年4月啟動。國債全年增加額的頂峰是在2016年,持有餘額比2015年底增加了約85萬億日元。央行2016年將貨幣政策目標從資金量轉變為利率,因此2017年起國債餘額的增勢放緩。
曾任日本央行審議委員的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分析稱:“央行似乎正在控制買入資產。量化寬鬆事實上正(向著收緊貨幣政策)趨於正常化。”(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1/555dd5759f6d-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