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日本傳統味噌華麗變身當代健康食品
JP-Home.com
【共同社12月24日】味噌是日本傳統發酵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小規模味噌企業在逐漸衰落。一位企業家用自己發明的“味噌球”肩負起了挽救這類企業的使命,“味噌球”是把老式方法製作的大豆醬做成圓球狀,可以很容易地製成個性味噌湯,便於忙碌但注重健康的顧客食用。
該產品創意來自高橋元美,她在2016年因病做過手術,康復期間從傳統技術製作的味噌食品中受益。
這種味噌球是手工製作,搭配從蔬菜中提取的湯料精華,以多種精美的套裝方式出售。只要注入熱水攪拌,30秒後便可製成美味味噌湯。
雖然日本有很多簡便的味噌湯產品,但使用的是工廠大量生產的大豆醬。據高橋介紹,這種味噌湯缺少在小企業傳統木桶中長時間發酵而成的醇厚口感,這些企業通常是世代相傳的家族企業。
高橋表示:“我在疾病恢復期間作為禮物得到德島縣一家企業的味噌,我每天喝用它做的味噌湯,驚奇地發現其味道與速食產品十分不同,而我的身體也恢復得很快。”
高橋稱自己生病前作為一名公關人員在繁重的工作中承受著很大壓力,導致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變弱。
發酵食品通過微生物活動來製作或保存,通常酵母或細菌參與這一過程,被認為可改善腸道菌群有益健康。味噌的生產過程中通常用“曲”發酵大豆,醬油、清酒和燒酒廠家也使用“曲”。
意識到味噌對自己從病中恢復所起的作用後,高橋在一家營養學校學習了關於“曲”的知識,並想到創業來推廣相關食品及日本的發酵食品文化。
她還了解到擁有傳統製造方法的味噌企業面臨消失的危險。長野縣是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味噌產量最大的縣,而從1963年到2010年,味噌企業數量大減41.6%,只剩143家。
許多企業因資金困難和難以找到繼承人而不得不關閉。
懷著將“味噌球”推廣到海外的雄心,高橋2018年和2019年在台灣和香港的學習班上介紹了試製品,目標客戶是對健康食品感興趣的當地企業家。
高橋稱:“常規產品使用的湯料來自魚,許多素食主義者表示無法食用。這就是我選擇以蔬菜為基本湯料的原因”。
在日本,沙丁魚乾、鰹魚片和海帶原料通常被用作味噌湯的配料。
儘管新冠疫情使高橋無法得到海外潛在客戶的直接反饋,但她最終確定了產品理念,並在2020年底通過眾籌融資後開始了這一業務。
高橋正在開發的產品包括“味噌球47”,目標是向客戶提供來自47個都道府縣傳統企業的味噌。
高橋稱“我想為味噌47項目開發產品,使顧客能隨意品嚐來自日本各地的味噌”。她指出人們很難用完味噌,因為傳統企業的產品至少重500克,主要面向大家庭。
她補充道“每個味噌球重約25克,顧客可以品嚐到各種當地味噌的獨特風味”。
味噌球47的首款產品使用了8縣的味噌。高橋還嘗試在產品中融入其他的地區飲食文化要素,比如鹿兒島縣的味噌球採用了當地蔬菜櫻島蘿蔔的粉末。
除了傳統的味噌湯之外,她還提出了使用味噌球產品的其他創新食用方法。例如加入番茄汁、豆漿、燕麥片、薄脆餅乾、黃油、幹香蕉片、炸薯條、土豆色拉、穀類、堅果、煮雞蛋、培根、奶酪和橄欖油等的食譜。
高橋介紹稱“添加薄脆餅乾、椒鹽麵包圈和幹玉米粒的味噌湯可以飽腹,可當作宵夜或早餐”。她認為味噌球產品適合註重健康但因繁忙無暇每天做味噌湯的人,並可作為禮物銷售。
全國味噌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味噌的產量和消費量不斷下降,在到2007年的40年間,人均消費量幾乎減半至每年3.8公斤。
這反映了日本飲食習慣的西化、家庭規模縮小以及成員分別用餐的情況。
另一方面該協會介紹稱,味噌的出口則不斷增長,在海外的日本食品熱以及將味噌用作調料的帶動下,2020年出口量和出口額均較1977年增長了約15倍,分別達到約1600噸和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有美國、韓國、中國大陸、泰國以及台灣。
高橋稱在照片分享APP“Instagram”上介紹味噌球產品,得到了來自德國和南非等地的積極反響,她計劃在疫情平息後推向海外。
高橋受到味噌出口穩步增長的鼓舞,表示“我的理想理念是超越日本市場,讓味噌走向世界舞台”。
產品有味噌球套裝(10個)售價2980日元(含稅、約合人民幣165元)等,請參考日語網站:https://www.j-koji.com/(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2/c9c7ab5515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