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威力
吉田非常看重微生物的威力,他利用發酵菌提高土壤肥力,嘗試不施農藥來種植蔬菜。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讓廚餘的垃圾和雜草發酵,生產出的堆肥可以讓土壤肥沃,種植出的蔬菜,不僅富含具有防癌抗衰老功效的植化素,而且經得起病蟲害的考驗。吉田說:「我認為發酵菌在人體內也會產生同樣的作用。」 因此,他嘗試在保育園改善伙食,結果,不到4週時間,孩子們的身體狀況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吉田俊道(攝影:長崎新聞社尋木章弘)
身為長崎縣農業改良普及專員,吉田與農業生產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還是「菌寶寶農場」的總經理。1996年從縣政府退休後,為了拓展活動範圍,於1999創辦了非營利組織「大地與生命協會」。
他每年應邀在全國各地做100多場演講,推廣「廚餘垃圾再利用與飲食方式」專案,目的在於增加兒童體內的菌群,由「菌寶寶」改善身體健康。在福岡縣久留米市,半數以上的保育園聽過吉田的演講後,幾乎每年都種植蔬菜並用於孩子們的配餐。
每日一餐,有機食物為孩子們帶來的變化……
吉田通過有機農業告訴孩子們,細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用於方方面面。紀實電影《我要開吃啦——製作味噌的孩子們》(2016年上映,導演:Oota Vin)的續篇、由同一導演執導的作品《我要開吃啦——這裡是發酵樂園》(2020年1月上映)中介紹了吉田開展的活動,通過攝入有機蔬菜、小魚和味噌烹製的飲食來調整腸道內環境,使孩子們的體質得到了改善。

長崎縣佐世保市的私立媽咪保育園用於配餐食材的蔬菜中,有一半用的是和保育園小朋友一起通過廚餘垃圾再利用種植的無農藥蔬菜。堆肥是用配餐或小朋友家裡的廚餘垃圾發酵製成的。配餐中還提供和孩子們一起製作的味噌、鹹菜、梅干及米糠醃菜等發酵食品。2006年開始提供改進後的配餐並帶領孩子到野外玩耍,當時年人均病假天數平均為5.4天,兩年後減至0.6天。
在香川縣三豐市立仁尾小學,老師們聽了吉田的演講後,從2012年4月起改進了配餐。每週5天中有3天,用小雜魚乾、海帶和飛魚打成混合粉末,代替調味品,在每名學生的配餐中加入0.5克,並要求學生好好咀嚼。當年330名兒童中體溫在35度以下的有30%,轉年則減少到5%以下。而體溫在36.5度以上的兒童原本不足30%,兩年間增加到80%以上。體溫上升的結果是請病假人的減少,2012年一年間共有764人次,2013年為172人次,2014年則驟降至66人次。
吉田介紹說:「僅嘗試了4周時間,就發生了變化。」《我要開吃啦》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說,飲食塑人,吃進去的東西都會反映在我們的身體上(You are what you eat)。改善飲食方式,排便會變得通暢,不再過臭,指甲和頭髮的質地也會發生改變。不少家長和老師都反映說,孩子們的體溫上升,體質變好了,注意力集中,情緒也變得穩定,因而不再吵架,煩人的孩子也減少了。
菜蟲選擇高麗菜?
聽到「不施農藥的蔬菜」,有些人可能會想像蔬菜上爬著蟲子。吉田說 「不是這樣的」。使用了廚餘垃圾和發酵菌的田地裡種植的捲心菜抗病蟲害能力強,「身強體壯」 ,菜蟲不會輕易靠近它們,而是聚集於長勢不良的捲心菜周圍,把葉子吃得滿是洞孔。吉田說:「並不是菜蟲吃高麗菜,而是它們選擇『身體虛弱』的高麗菜。」他拿著圖片解釋說,不被蟲子「侵犯」的這些蔬菜,說明生長良好,吃起來也更加美味可口。

在「菌寶寶農場」,肥沃的土壤中,有機捲心菜茁壯成長

同一片田地裡,上面是優質高麗菜,下面是生長不良的高麗菜。菜蟲偏愛蠶食「體弱」的高麗菜
七成免疫力由腸道菌群形成
為什麼在土壤中使用了發酵菌後,不施農藥也能種植出優質抗病蟲害的蔬菜呢?吉田介紹說:「細菌會為我們耕作土壤。有機物得到充分分解的菌類豐富的土壤,可以抵禦病蟲害的侵襲。相反,土壤中的細菌如果腐敗發酵,或是反復使用殺菌劑導致細菌數量減少,這樣的土壤抵抗力就會降低,容易發生病蟲害。」
有研究論文(*1)表明,與食物一起攝入體內的病原菌,如果數量較少,則會被正常寄生的腸道菌群(細菌)消滅,因此吉田認為人體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體約七成的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內,特別是大腸粘膜,70%的免疫力由腸道菌群形成(*2)。正如發酵菌可以使土壤變得肥沃,腸道內也是一樣,增加菌群的種類和數量可以調節腸道的環境。「從味噌或醬油中攝入發酵菌,腸道菌群增加,腸道內環境因此得到改善。如果再給它們『餵食』蔬菜及微量營養素,免疫力就會提高。」吉田專注於利用有機蔬菜改善孩子們飲食的工作,這是他的經驗之談。
吉田補充道:「改善腸道菌群,礦物質方面可以攝入海產品(小魚、海藻等)、糙米或雜糧、未精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及紫蘇油等)、乾貨(羊棲菜、凍豆腐)、岩鹽等食物。而植化素則富含餘當季蔬菜,特別是不施農藥而無病蟲害的蔬菜中。」
吉田就提高免疫力的飲食方法給出了建議:要同時攝入味噌、醬油等發酵食品和富含食物纖維的應季蔬菜及礦物質類微量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