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團隊研發黑光燈照射測新冠病毒的口罩
JP-Home.com
【共同社12月8日電】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校長塚本康浩(52歲)的團隊日前研發了一種口罩,使用發出紫外線的黑光燈照射後,附著新冠病毒之處會發光。滲入口罩內部的鴕鳥“抗體”捕捉到病毒,然後發光。今後將推進實用化研究,力爭能作為判斷是否感染的方法。該團隊希望獲得政府批准,最快明年發售。
據塚本介紹,該抗體是與病毒結合後會使其無法發揮毒性的蛋白質。鴕鳥產生各類抗體的能力較強。塚本團隊去年2月給雌鴕鳥注射了滅活病毒,成功從鳥蛋中提取了大量應對新冠的抗體。
團隊此次研發了能夠浸潤鴕鳥抗體的特殊濾層,還製成了附著熒光色素的鴕鳥抗體。
使用方法與機制是:(1)佩戴口罩。若被感染,那麼濾層上的抗體就與病毒結合。(2)消毒後取出濾層,以噴霧方式噴上附著熒光色素的抗體。(3)熒光色素僅殘留在病毒周圍,使用黑光燈照射後發光。
團隊對32名感染者佩戴了8小時的口罩分別實施約7~10天的實驗,確認所有人的口罩都發光。感染後隨著時間流逝,病毒量減少,同時光亮也減弱。健康人士使用過的口罩則沒有反應。塚本佩戴的口罩也曾發光,經PCR檢測確認實際上為陽性。
今後,該團隊將對約150人進行測試,進一步驗證性能。塚本表示:“鴕鳥抗體成本比較低,可以量產。想做成今後誰都能輕鬆使用的檢測試劑盒。”(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2/becb2c5eb4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