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札幌申辦冬奧會擬不新建場館 盡力控制費用
JP-Home.com
【共同社11月22日電】力爭申辦2030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札幌市擬不新設比賽場館,並把改修限制在最小程度,正在推進有關計劃。以往的長野冬奧會和東京奧運會結束後,有的設施得不到充分利用,成為了“負面遺產”。對於札幌,也有很多意見擔憂維護費等,市政府正在努力削減經費。
▽利用現有設施
札幌市幹部抱怨道“有市民說要為奧運花錢不如用在社保上”。
該市2016年估算舉辦經費為45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4億元),2019年則降至3100億至3700億日元,預計本月底將宣佈進一步削減最多900億日元。在全球申辦熱情降溫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IOC)也建議利用現有設施。
該市2019年宣佈除舉行開閉幕式的札幌巨蛋之外的比賽場館數量為15處,而本月底公佈的計劃中減少2處至13處,均為改修或改建現有設施。其中1處不需要施工,11處改修。改建的月寒體育館(豐平區)由於更新時間和冬奧會重合,因此在別的地點建設,新舊兩個設施都加以利用。
包括舉辦經費在內的設施建設費,2019年定為800億到1400億日元,後壓縮至800億日元,2000億到2200億日元的運營費計劃通過門票收入等來籌措。
▽巨額虧損
東京奧運會新設的6處設施中,全年收支有望盈利的只有可用於音樂會等的有明競技場(江東區)。
東京都負責人說明稱“是旨在振興體育的公共設施,收益並不是第一位的”,但其餘5個設施總計虧損約11億日元。游泳賽場東京水上運動中心(同上)虧損額最大,預計達到6.38億日元。
1998年長野冬奧會雪橇賽場“Spiral”(長野市)花費了總工程費101億日元建設,2018年起停止製冰,到那時為止的維護費用每年達到2.2億日元,其中1億日元來自中央政府的補貼,其餘由長野市負擔。而國內從事這一項目的只有150人左右,每年收益僅700萬日元。
▽不能重蹈覆轍
2014年以1萬名札幌市民為對象的問卷調查顯示,受訪者最關心的事項是舉辦費用和維護費等,佔比49%。2019年度開展的對話活動中也有意見提出“財政負擔會增大”。該市幹部表示:“經歷東京奧運會,市民對奧運更為熟悉了,若重蹈覆轍是不能找藉口的。因此徹底追求不花錢,不會給將來造成負擔的方法。”
不過該市的計劃中也存在前景不明的部分,去年長野和札幌兩市就雪橇比賽利用“Spiral”達成協議,但長野市原則上不支付設備重啟和改修費用。札幌市考慮求助於中央政府,但並未展開具體磋商。
一位市議員懷疑地表示“根據今後的協商情況,市政府的負擔有可能大增”。(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1/ca99e4a8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