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等發現蝙蝠成為病毒宿主或源於體內抗性
JP-Home.com
【共同社11月17日電】日本名古屋大學、山口大學和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等的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成果稱,對導致人類出現嚴重症狀的病毒,部分蝙蝠的細胞擁有抗性。
名古屋大學病毒學教授本道榮一表示:“或許由於該抗性,蝙蝠才容易成為病毒的宿主吧。調查蝙蝠並事先發現可能引起人類流行病的病毒很重要。”
蝙蝠被指為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團隊關注的是,人類感染後會出現流感類似症狀的病毒“Pteropine orthoreovirus”。讓長翼蝠等4種蝙蝠、人、倉鼠的細胞感染病毒,並調查細胞的存活率。
結果發現,人和倉鼠的細胞在感染2天後幾乎全部死亡,而4種蝙蝠有3種的細胞存活時間較長,4天後存活率約為50%。剩餘1種蝙蝠的細胞在3天後幾乎死絕。
3種蝙蝠的細胞中,參與病毒的識別和清除等工作的蛋白質有所增加。團隊確認到,若抑制此類基因作用,細胞內病毒則會增加。(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1/d6cddb4562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