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汽車大國未加入COP26宣言 競爭力優先

【共同社11月11日電】
正在英國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發表宣言,提出到2040年市售新車轉換為電動汽車(EV)等不排放二氧化碳(CO2)的汽車。包括英國在內的24個國家贊同,然而汽車大國日本、美國、德國和中國並未加入。為確保本國產業競爭力,大國與預設限制的協議保持距離,宣言的實際效果將大打折扣。
▽加速 「作為對汽車產業的未來造成影響的政府與企業代表,將加快向零排放汽車過渡。」為實現汽車去碳化,英國政府主導的這份宣言頗具氣勢。
然而,市場規模居全球前二的中國與美國並未加入,主要生產商中加入的也僅有美國通用汽車(GM)和已決定改為專注EV的德國梅賽德斯-奔馳等6家企業。日本車商及德國大眾(VW)未加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指出,「各國基礎設施情況不同,設定一律目標並不合理。」
▽危機感 各國政府與廠商持謹慎立場的背景在於抱有一種危機感:一旦優先應對限制,導致可靈活運用的技術受到制約,或將失去競爭力。
日本政府提出目標,到2035年實現市售新車全部為包括混動車(HV)在內的電動車。日本汽車工業會會長、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強調,「雖然聽到有意見希望全部改為EV,但這不行。」此外出於保護550萬人就業崗位的觀點,豐田的立場是眼下應當靈活運用國內車企握有優勢的HV。 經濟產業省官員也呼籲,「依照歐洲所言決定方針是很危險的。或將限制日本獨有的技術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