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作品背後的肱股之臣訃告頻出
據報導,2016年11月,宮崎駿導演收回之前的隱退宣言,開始了動畫長片新作的準備工作。第二年2017年傳出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開始製作的消息,然後4年過去了。如今依然沒有製作完成的消息,坊間傳說上映也許要等到2023年了。
前作《風起》是2013年7月上映的。那之後,距今的8年裡,許多宮崎作品背後的「肱股之臣」接連離世——2015年8月是動畫師(*1)篠原征子,2016年5月是動畫師二木真希子,同年10月是負責色彩設計的保田道世,2018年4月則是多年來攜手創作作品的高畑勳導演。
接著在2021年3月15日,89歲的動畫師、作畫監督大塚康生忽然離世。大塚比宮崎駿導演大10歲,今年7月本應該迎來90歲的「卒壽」。大塚是宮崎駿東映動畫(現在的東映Animation)新人時代的恩師,工會的同志,也是長期合作的老盟友。
筆者與大塚有30年左右的交情,一直在採訪並記錄宮崎導演與大塚的友誼故事。下面容我與大家分享一二。
「帶我入門動畫的人」
宮崎導演曾這樣評價大塚:「他是讓我懂得動畫妙趣的人,是讓我學會用動畫師的視角來看事物——帶我入門動畫的人」(DVD《大塚康生做動畫的喜悅》2004年)
1965年首次被任命為動畫長片作畫監督的大塚,欽點了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新人高畑勳來負責「演出(相當於導演——譯注)」。他一力扛下上司的反對,促成了此事。不僅如此,他還將初出茅廬的新人動畫擔當宮崎駿提拔為主創(場景設計、原畫),促成了高畑勳和宮崎駿這對老搭檔的牽手。奧山玲子、小田部羊一等其他成員也接受了破格的人事安排,這群人能夠團結一心,擔綱主創重任,很大程度是得益於大塚的人格魅力和領導力。
製作因牽扯勞資糾紛而一推再推,3年後動畫電影《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1968年)終於完成。但因票房慘澹,許多員工都受到降級處分。1969年,大塚轉投「A Production(現在的新銳動畫)」。2年後為了製作TV版動畫《長襪子皮皮》,他將高畑、宮崎、小田部3人招入A Production。雖然後來《皮皮》的策劃擱淺,但4人之後又因《熊貓家族》(1972年)再次聚首,攜手展開合作。
之後,高畑、宮崎、小田部3人為製作TV版動畫《阿爾卑斯少女海蒂》(1974年)而跳槽去了瑞鷹映射,不過大塚留在了A Production。據說其實拿著《皮皮》和《海蒂》的策劃去找高畑勳導演探口風的人,就是大塚。
高畑勳導演留下了這樣的文字:「大塚先生絕不是陪我一路同行的人,但每次我遇到人生的轉捩點,他都會出現,引領著我走向另一個方向。要說給了我最大關照的人,那就是大塚先生。」
(高畑勳《人生的老大哥》,登載於1983年刊大塚康生著《作畫汗流浹背》初版)
我猜與高畑導演同進同退的宮崎導演應該也是一樣的想法吧。
搭檔《未來少年柯南》,確立執導風格
1977年在TV版動畫《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播出)中初次擔任導演的宮崎駿提出的條件,就是要找大塚來當作畫監督。該作品的製作公司是日本動畫公司,可大塚當時還當著新銳動畫的高管。有人反對將他借調去競爭對手公司,但大塚寸步不讓,聲稱「我想幫小宮(宮崎導演的綽號)一把」,最終完成了全26集的作畫監督工作。與高畑導演的《太陽王子》一樣,宮崎導演的出道作品如果沒有大塚的全力支持也無從談起。
以《柯南》為起點的宮崎執導風格最大的特點,是具有縱深的立體空間設計和臨場感,是動感十足的動作戲和視覺效果(尤其是空中戰鬥戲和與巨大生物的打鬥戲)。這些都是大塚在東映動畫的各大動畫長片中擅長的場面和作畫手法。宮崎導演與大塚合作後,不斷吸收其作畫技巧,在此基礎上日益精進,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執導風格。

《未來少年柯南》 (圖片:NIPPON ANIMATION CO.,LTD.)
完成《柯南》後,大塚並未回歸新銳動畫,而是加入了「Telecom Animation Film」。這次換成大塚向宮崎導演發出邀請,於是就有了宮崎駿首部執導的動畫長片《魯邦三世 卡裡奧斯特羅之城》(1979年)。這部作品中,大塚也擔任了作畫監督。接下來的作品《小麻煩千惠》(1981年)則邀請了高畑導演和小田部羊一參與。大塚繼續擔任作畫監督。
可以說這一系列動作為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的創立做了準備。不過大塚並沒有加入吉卜力,他一直到晚年都留在Telecom Animation Film指導新人,培養出了眾多才華洋溢的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