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朝野政黨對福島核處理水排海意見不一
JP-Home.com
【共同社10月25日電】在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事故翌年2012年的眾院選舉中自民黨奪回了政權,該黨一直以來以“沒有東北的重建就沒有日本的再生”為口號推進災後重建政策。然而,震災已過去10年半依然有近4萬人持續疏散生活,災區課題堆積如山。將於2023年春季啟動的核電站處理水排放入海一事也是朝野政黨贊成與反對意見不一,但因新冠疫情等被埋沒,沒有成為選戰的爭論焦點。
在持續反應堆報廢作業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流入廠房等產生核污水,用“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除去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後成為處理水。這些處理水中含有無法除去的放射性物質氚,近130萬噸正保管在廠區內的儲罐中。
菅義偉政權4月作出了處理水排海決定,理由是儲存容量告急以及把氚排海在國內外核電站頗為尋常。8月彙總了形象受損對策,稱若水產品銷量減少或價格下滑則由國家撥款收購等,但漁業團體等反對意見根深蒂固。
擔任自民黨總裁的首相岸田文雄在選舉發佈公告前視察了福島第一核電站。他稱“這是不能延後的課題”,強調了排海方針不變。聯合執政夥伴公明黨把排海作為前提,在眾院選舉政策集中寫入“將展開正確發佈信息等形象受損對策”。
另一方面,在福島的小選區與自民黨角逐的立憲民主黨、共產黨主張要求撤回排海方針。抵達福島進行助選演說的立民黨黨首枝野幸男稱“無法容許只是強加結論的做法”,主張增設儲罐的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也加強語氣稱“對福島而言是很大的爭論焦點”。
其他在野黨的競選承諾中,社民黨也寫入了“絕對反對排放入海”。擁有電力總聯組織內議員的國民民主黨僅稱“將盡快探討處理水的應對”,3個政黨沒有談及。
在核事故造成的返家困難區域,明年春季將開始解除疏散指示,恢復居住。為了讓全部有意者在2020年代能返家,推進核去污的政府方針也在8月敲定,但已放棄返回家鄉的人也不少。岩手、宮城兩縣的海嘯災區也一樣,面臨社區重建的課題。然而,發佈公告前一天在日本記者俱樂部主辦的黨首討論會上,並未討論包括處理水在內的震災相關課題。如何反映災區呼聲,各黨的姿態將受到考驗。(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0/0d2cee27fb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