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金錢”問題促成選舉改革 首相權限增大
JP-Home.com
【共同社10月11日電】日本此次眾院選舉將是採用小選區與比例代表並立制以來的第9次選舉。從1996年10月20日首次實施算起恰好25年。採用該制度的契機是國民對“政治與金錢”問題的不信任情緒高漲。與被視作元兇的自民黨派系政治密切相關的中選區制度得到改革。資金等實力源泉從派系轉至首相,權力結構發生了變化。
起因是1988年曝光的利庫路特事件,確定會升值的未公開股被轉讓給了自民黨的實力派人物等,動搖了政界和經濟界。此外,洛克希德事件導致前首相田中角榮被判有罪一事也是記憶猶新。
之後,竹下、宇野、海部、宮澤4屆內閣均因政治不信任和政治改革而下台。之後接連發生了佐川急便事件、金丸巨額偷漏稅事件、建築巨頭瀆職事件,國民對政治的不信任達到頂峰。1993年眾院選舉中,自民黨被迫下野,細川政府時代的1994年終於修改了《公職選舉法》。
中選區制規定各選區的額定議席數為2~5個,多名自民黨候選人相互競爭,呈現派系代理人戰爭的局面。派系領袖級別人物為了籌集聲援選舉、保住議席和開展政界活動所需資金奔走,被認為是腐敗的溫床。
另一方面,小選區制的各選區額定議席數為1個,派系參與推舉候選人的空間收窄。政黨交付金制度也啟動,負責管理選舉和資金的黨執行部的力量變強。再加上橋本內閣行政改革以來一直在加強內閣功能,首相權限增大的“政高黨低”勢頭持續。
在選舉制度改革和導入政黨交付金的同時,為了實現資金透明化,《政治資金規正法》也多次被修改。不過,有關政治與金錢的事件此後也未絕跡。近年來,曝光了日本齒科醫師聯盟隱瞞向自民黨原橋本派提供政治捐款事件、眾議員小澤一郎的資金管理團體“陸山會”收支報告造假事件等,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的情況突出。(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0/9fc1e0be91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