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美國技術出口管制對象不明確令企業困擾
JP-Home.com
【共同社華盛頓10月8日電】對於美國3年前啟動的國家安全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日資企業等在美國的公司頗為困擾。這是因為雖然該措施原本旨在防止技術流入中國,但美國有關部門至今未明確具體的管制對象。對本公司技術可能違規的擔憂蔓延,令企業活動萎縮。
“不清楚對象是什麼,所以無可奈何。”從事量子計算機研究的日企巨頭的子公司相關人士大傷腦筋。雖然已向有關部門詢問研究內容是否涉及出口管制,但3個多月都沒有收到答復,項目陷入了停滯。
存在根據研究人員的國籍而視為出口的規定,也是不安因素。日企內有中國籍研究人員,有可能因為一起做研究就被認定為技術出口。另一相關人士表示:“不得不解僱中國籍研究人員嗎?會出現無法維持下去的企業。”
相關出口管制是前特朗普政府時期的2018年8月生效的“出口管理改革法”導入的,對象被規定為“基礎技術”和“新興技術”。關於新興技術,例舉了人工智能(AI)和量子計算機等。
不過,AI等是在民間得到廣泛運用的領域,具體怎樣的技術是監管對象還沒有被定義。商務部就基礎技術的定義僅表示“正在詳查公開徵詢意見的內容”。對於明確監管對象一事被擱置3年,企業相關人士中越來越多的意見認為“大概是留出了擴大解釋的餘地,以便能夠靈活運用,從而完全阻止技術轉移”。
對於有關部門的姿態,議會也出現了批評意見。“妥善的出口管理系統未發揮作用。”在野的共和黨10名議員今年6月在寫給商務部長雷蒙多的信函中,要求明確對象。
然而,被提名為商務部負責監管的副部長的埃斯特維茲9月在議會僅表示“將鎖定應該保護的技術”,沒有明示對象。商務部回答採訪稱“成為安全領域隱憂的技術會發展。鎖定這種技術是持續性工作”,暗示對象甚至有可能擴大。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史劍道表示“商務部今後大概也不會採取(明確對象)的具體行動”,認為不透明的管理將持續。(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0/745ec175ef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