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菅義偉政府疫情應對陷混亂導致輿論背離
JP-Home.com
【共同社9月13日電】日本首相菅義偉就任到16日將滿一年,新冠疫情的應對多次迷失方向,輿論的支持逐漸背離。雖然實現了創設數字廳和手機資費下調,但很多政策課題尚未解決就在3日表明將卸任。下面回顧菅義偉內閣所走過的道路。
▽鍛鍊
“國民需要的是新冠疫情的平息”,菅義偉去年9月16日在就任記者會上這樣強調。他曾擔任官房長官7年以上,也有著“令和大叔”的知名度,作為突然辭職的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後繼人選迅速浮出水面,儘管沒有所屬派系,但在以議員票為主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大勝。
菅義偉出身於秋田,這位從議員秘書開始鍛鍊起來的首相被寄予厚望,內閣啟動後不久的共同社輿論調查顯示,內閣支持率高達66.4%。他在首次施政演說中,除了創設數字廳和下調手機資費之外,還表明力爭到2050年前實現去碳化社會。
▽牛排聚餐
10月風向發生了變化。菅義偉拒絕任命“日本學術會議”推薦的6名候選人問題曝光,他還拒絕說明理由,凸顯出“強權體制”。
成為嚴重挫折的是旅遊支援項目“Go To Travel”問題。儘管擔憂疫情蔓延的專家建議暫停,但重視經濟活動的菅義偉固執地堅持施行。由於支持率急劇下滑,12月14日終於決定暫停。當天晚間菅義偉參加了幹事長二階俊博等多人的牛排聚餐,此事進一步遭到批評。
“第三波”疫情不見平息,年初再次向東京等地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之後不得不在5月長假前後第三次、7月起第四次發佈該宣言。“應對滯後”的不滿高漲,支持率呈下跌趨勢。
▽空場
為打開局面而下大力氣的是疫苗接種。2月起以醫務工作者為首在國內啟動新冠疫苗接種,“1天100萬劑”、“7月底前完成老年人接種”等目標基本達成,但疫苗供應預期過於樂觀導致了職場接種暫停等混亂。
此外曾期待東京奧運會能提升政府威信,一直堅持要接納觀眾。但最終結果變成在宣言下“空場辦賽”,期待落空。
外交方面沿襲了安倍政府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菅義偉4月訪美,成為總統拜登首位面對面會談的外國首腦。考慮到中國的動向,聯合聲明中時隔約52年提到台灣海峽。菅義偉還出席了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不過未能實現與中國、韓國、俄羅斯的正式首腦會談。
9月1日菅義偉政府的招牌政策數字廳啟動,當時在東京都議會選舉和橫濱市長選舉中的失利已經導致失去了黨內凝聚力。在9日的記者會上,菅義偉說明卸任理由稱,參加黨總裁選舉和疫情應對難以兼顧,並逞強地表示“要完成所有的事情,一年的時間過於短暫,但為未來開闢了道路”。(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9/b9b195772d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