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開發出薄膜型太陽能電池新工法
JP-Home.com
【共同社9月10日電】有望成為可再生能源普及的王牌、可粘貼在建築物牆面或玻璃窗上的發電薄膜型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逐漸接近實際應用。此前存在發電效率低、量產難度大等課題,但東芝公司日前開發出了可達到與普通太陽能電池同等發電效率的獨特工法。2025年實現產品化的目標有望因此提前。
東芝正在研究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本體較重、適合安裝面板的地點越來越少的普通太陽能電池相比,這種電池特點是不僅輕薄,還能彎曲。由於透光,可貼在玻璃窗上。製造時在薄膜基板上塗抹包含相關材料的液體,提高發電效率的關鍵在於塗料的均勻度。另一方面,要實現量產就必須在很大面積上迅速塗抹,如何兩者兼顧曾是難題。
東芝此次開發出用滾輪在薄膜上滾動塗抹的方法。所需工序比以往方法少,而能量轉換效率卻達到15.1%,提高了近1成。據悉在實用的大尺寸薄膜型電池中達到世界最高水平,並解決了量產所需要的速度問題。
如何降低價格和提升耐用性是今後的課題。東芝將進一步改善發電效率,力爭把2025年的產品發售目標時間“提前”(公司負責人語)。
圍繞薄膜電池的開發,國內外的競爭日趨激烈。波蘭公司“Saule Technologies”宣佈建立了全球首條生產線。日本國內,京都大學的創新企業“EneCoat Technologies”(京都市)正在力爭實現產品化。(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9/ed2666e308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