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調查稱市場上逾3成半導體為假冒品
JP-Home.com
【共同社8月19日電】18日獲悉,在全球半導體短缺的背景下,產品上標註的廠家名被改寫或是從廢家電中取出的“假冒”半導體大量流通。有企業購買了以往供貨渠道以外的半導體,沖電氣工業的子公司受其委託實施調查,結果發現3成以上為“假冒”。如果劣質半導體的流通擴大,不僅會導致產品性能下降,還可能對安全性造成負面影響。
半導體廠家因新冠疫情擴大而一度減產,但近期面向汽車與數字設備的需求快速回升。再加上日本巨頭瑞薩電子的生產設備遭遇火災,半導體持續缺貨。
在採購半導體並組裝產品的廠家中,從專業貿易公司等購買已停產的老舊半導體的動向擴展開來。要求確認這樣獲得的半導體質量的呼聲高漲,沖電氣工業的子公司“沖Engineering”(東京)6月啟動半導體真偽鑑定服務,已接到100家以上企業的委託。
據該公司透露,假冒產品中最多的是把產品上標註的廠家名改寫成大企業名稱等的仿製品。此外還存在從10年前生產的廢家電中取出後當做“新品”銷售的半導體、以及原本應被廢棄的不合格產品。
這些半導體被用於美容儀器、血壓計、行車記錄儀、電子煙等並上架銷售。據悉,有些因初始故障無法啟動,還有起火冒煙的產品。沖Engineering表示,“設備組裝廠家很難辨別半導體是否為正品”。
有意見指出,假冒半導體是從中國、韓國、東南亞出口的。據悉,很多是在網上交易,由接到組裝廠家訂單的專業貿易公司等購買。
沖Engineering事業部長高森圭指出:“預計半導體短缺目前無法解決,仿製品等增多的可能性較大。”(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8/4998f795a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