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談判會議就數字徵稅達成框架協議
【共同社7月2日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總部位於巴黎)1日召開旨在加強國際徵稅的談判會議,宣佈已就防止IT巨頭等逃稅的數字徵稅,以及採用各國通用最低稅率以遏制為吸引企業而競爭性下調企業所得稅達成了框架協議。力爭2023年實施。最低的企業所得稅為15%以上。預計日美歐七國集團(G7)、中國等新興市場國組成的二十國集團(G20)將批准框架協議。
因質疑對谷歌、蘋果等美國IT巨頭徵稅不充分而啟動討論的強化國際徵稅一事朝著實現邁出一大步,可能也會對部分日本大企業產生影響。然而要實際採用,還需締結多邊條約以及各國修改國內法律。預計許多課題將暫緩得出結論,實現將面臨曲折。
G7在6月達成協議,內容為數字徵稅以規模大且盈利豐厚的跨國企業為對象,最低企業所得稅至少達到15%。OECD此次可謂是事後承認G7協議並彙總了具體措施。談判會議以在線形式召開,共有139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包括G7、中國、印度在內的130個國家和地區贊同框架協議。
數字徵稅對象為在全球銷售額超過2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7億元)、佔銷售額之比的利潤率超過10%的跨國企業,約為100家。利潤率超過10%部分的20%至30%將根據該企業在各國的銷售額進行分配。
可以徵收的原則上為國內銷售額達到100萬歐元的國家,今後將彙總分配比例。實施後即使在國內未設總部以及工廠等業務據點,只要有服務使用者,各國就可收取稅金。
全年總收入在7.5億歐元以上的跨國企業將適用最低企業所得稅率。具體稅率的結論暫未得出。考慮到新興市場國等為吸引企業而降低稅率,OECD將準備減輕企業納稅負擔的措施。(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7/8953cb199843-oe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