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日本團隊用在太空保管6年的精子繁殖小鼠
JP-Home.com
【共同社6月21日電】把可能因氣候變化等影響而滅絕的動植物的遺傳信息保存於太空之中,在遙遠的未來再度使其繁盛……日本山梨大學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的研究團隊推進了這種蘊藏著像《聖經•舊約》諾亞方舟一樣的可能性的實驗。此次,團隊使用在太空保存近6年的精子成功繁殖了小鼠。對未來活用方法的夢想將變得豐滿起來。
2019~2020年,共168隻太空小鼠在山梨大學的研究室誕生。使用的是在國際空間站(ISS)冷凍乾燥保存了5年10個月的精子。2014年使用保存9個月的精子也取得了成功,但研究團隊的若山照彥教授和若山清香助教自豪地表示,近6年的保存期“是利用ISS的生物學實驗中全球最長的”。一部分小鼠已有子孫輩誕生。該成果6月刊載在美國《科學》雜誌姐妹刊的網絡版上。
研究團隊使用的冷凍乾燥技術由若山教授開發。與利用液氮等進行冷凍保存相比,所需裝備更加輕便。由於“能在常溫下並且用重量輕的瓶子保存”,可以削減搬運和保管的相關成本。該方法也被期待應用於現代生殖醫療與家畜繁殖。
若山教授等認為該技術“也適合在太空的長期保存”。地球上存在大規模災害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無法永遠保證環境穩定。因此,他們向太空尋求更加穩定的保存環境。
不過,受到宇宙射線輻射的影響是巨大擔憂因素。太空中有強烈的射線,對精子DNA的損傷和對隔代遺傳的影響也令人擔憂。即使是強於應對環境變化的冷凍乾燥精子,也不清楚其基因會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
在此次研究中,與在地球上保存了相同時間的精子進行了比較和驗證。自太空返回的精子雖然可見若干射線影響,但被確認“生殖能力沒有問題”。據該團隊介紹,通過此次研究,得出了“若在ISS的環境下,就可以保存200年”的理論結果。
今後,該團隊還將把在美國等計劃的新繞月基地“門戶”(Gateway)上做實驗也納入視野,打算調查在更加嚴酷的太空環境中,能夠承受到何種程度。(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6/c2de164358e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