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東電擬不實際測定排放入海的處理水活度
JP-Home.com
【共同社6月10日電】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對於大致2年後實施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放入海,雖然為了把處理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氚的活度降至低於標準值,會使用海水進行稀釋,但方針是在排放前不測定活度,而是僅通過計算來判斷是否符合標準。在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會議上,也有專家提出“為了展示安全性,也應該在測定後再排放”。今後,將討論東電的方針是否妥當。
氚活度的國家標準為每升60000貝克勒爾,東電設定了“不到1500貝克勒爾”的獨自標準。東電表示會用海水把處理水稀釋100倍以上後排放。
鑑於政府已決定排放入海,東電4月出示的計劃寫明將把處理水注入分析用的儲罐,測定氚和其他放射性物質的活度。
之後,不會在儲罐等中把處理水和海水混合併稀釋,而是向用泵抽上來的海水水流裡混入處理水,就此流入海洋。東電不打算測定該水的氚活度,而是僅通過計算處理水的活度與抽上來的海水量,來判斷是否符合標準。
規制委會議上,有專家提出意見稱“希望務必測定要排放的水的活度”。東電則說明稱,將定期採集排水口的水並確認活度,但測定需要花費半天到一天時間,因此“即便發現超標,那時也已排入了海中。我們將經常測定抽上來的海水流量,不足時會緊急停止排放”,要求給予理解。
東電正在把第一核電站廠區內抽上來的井水等排入海洋,但排放前會測定氚活度。關於處理水排放不採取這種做法,東電舉出的理由是用海水稀釋到100倍以上後水量很大。根據計劃,一天最多排放500噸處理水,因此單純計算可知至少需要50000噸(約50個標準儲罐)的容量,東電表示設置這樣的設備“實際上很難”。(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6/66b6181cf2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