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台灣已重新發現公園的價值
新冠疫情的流行導致我們的生活為之一變。日前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生活樣式」的榜樣,讓民眾重新體認,以往的日常生活短時間內是回不來了。
「新生活樣式」是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對策專家會議所提出的建言,整理而成的日常生活守則,其中一個項目是「休閒活動盡量選擇戶外而非室內」。守則公布後,大家都能自由使用的戶外公共空間──公園,將受到更多的矚目。
實際上,在許多活動被迫自主停辦的期間,有許多民眾為了維持健康或是放鬆身心,都會前往公園。
早在新冠疫情流行前,有個地方便已「重新發現」了公園的價值,那就是日本的鄰國,台灣。2017年台北榮星公園整修完成後,不論年齡或障礙者,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的「共融式遊戲場」,以及充分發揮地區文化與特性的「特色公園」陸續誕生。特別是前者,其建設遊戲場時往往廣納民眾意見並反映其中,的的確確是由大家共同建造的,屬於大家的公園。
廣納民眾意見的特色公園
例如位於台北市的花博公園,被視為共融式遊戲場的模範案例,公園建設時收集了輪椅、義肢使用者、弱視者等各種身心障礙人士的意見,於是公園裡便有了坐輪椅也能遊玩的鞦韆、沒有段差的沙灘與洗手台,以及附設點字的導覽板。
另外,中央藝文公園遊戲場在建設之時,也曾邀請小朋友開了7次工作坊。離士林夜市很近的前港公園也將附近居民的意見反映在設計上,並向當地廠商訂製原創遊具,其中的天空樹特別吸睛,天色暗下之後還會發光。

中央藝文公園工作坊舉辦時的情景,具有特殊需求的小孩也參與其中(作者攝影)
有一些公園為了反映當地的文化與歷史特色,而特別聘請當地藝術家協助進行設計。
建成公園附近有許多製造汽車零組件的工廠,因此公園內遊具頂端便裝飾著各種工具的造型,人工草皮描繪著齒輪圖案。
朝陽公園位於許多服飾材料店聚集的「鈕釦街」,且鄰近以老牌茶葉批發商著稱的迪化街,因此公園內獅子造型的遊具,眼睛和背部設計為鈕釦,耳朵則是茶葉造型。透過遊具,民眾能夠認識該區域的特色,饒富趣味。

附近有許多工廠聚集的建成公園,其溜滑梯頂端裝飾著工具造型(作者攝影)
會前來公園休閒的,可不只有小孩子而已。
南港公園在改裝遊戲場時,一併整修了涼亭供民眾在公園內下圍棋或象棋,同時也有慢跑步道與自行車專用道讓民眾運動。
此外,以桃園機場捷運為主題的新北市樂活公園也具備特色,公園裡有許多運動器材供民眾健身、鍛鍊體魄,同樣受到好評。

南港公園涼亭成為民眾下圍棋或象棋的休閒場所(作者攝影)

樂活公園的遊具做成桃園機場捷運飛在空中的造型,裡面還有拉環與駕駛座(作者攝影)
「我們里也想要有公園」,里長使出妙計
台北市計畫在2021年增設共融式遊戲場至59座,特色公園增設至39座,隔壁的新北市也追隨著這股潮流,以超越台北市的速度陸續建設公園。
台北市的做法大多是將既有公園進行翻修,新北市則有許多新建的公園。以陶瓷聞名的鶯歌區,車站東南方的東鶯里,過去是沒有公園的,有的只有幾十年前就被指定為「公園預定地」的土地,土地所有權分散在2、30名地主手上,要將土地買回需要不少資金。
於是,東鶯里里長(*1)陳陸賀便決定使用「容積移轉」此一制度。
他首先花費數年向地主說明想要建設公園,拜託地主出售土地。買下土地的不是東鶯里,也不是新北市,而是建商。建商買下土地後轉讓給新北市,藉以取得相應於土地面積的容積率,於是建商便能把該容積率移轉至其在別處建設的大樓或公寓,把樓層蓋得更高。
透過這個手段,新北市便能在不耗費大筆預算的前提下取得公園預定地的所有權,建商也能在別處獲取利潤,而東鶯里則能獲得他們想要的公園。容積移轉這個制度,在台灣也用於歷史建築物的保存。
其實日本也有類似容積移轉的「空中權移轉」制度。東京車站進行丸之內站體復原工事之時,便以將空中權賣給周邊大樓的方式來籌措所需的500億日圓資金,這段往事廣為人知。
於是,2019年3月,東鶯里終於有了第一座公園。由於這個地區在日治時代曾有一座鐘樓,用以警告居民火災發生,公園於是取名「古鐘樓公園」,溜滑梯設計成往昔鐘樓的形狀,另有消防隊主題的遊具。陳里長表示:「想要打造一座有故事的公園。」

古鐘樓公園的溜滑梯設計成日治時代鐘樓的形狀,當地同時也在計畫要重建鐘樓(作者攝影)

以火災與消防隊為意象設計的古鐘樓公園遊具(作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