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核電站排放溫水曾使熱帶魚定居
JP-Home.com
【共同社6月29日電】日本京都大學舞鶴水產實驗所的益田玲爾教授日前在網上科學雜誌《PLOS ONE》上發表研究結果稱,由於關西電力公司高濱核電站(福井縣高濱町)的排水使得海水升溫,曾有熱帶魚在週邊海域定居。順著海流從南方而來的魚苗可能成功越冬,但隨著東日本大地震後核電站停止運轉,該海域熱帶魚消失。
核電站運轉期間,週邊海水溫度上升了2度,相當於全球變暖持續至2050年前後的狀態。益田指出:“並不是說(熱帶魚的)棲息範圍擴大是件好事。在狹窄的日本海如果有大量的核電站運轉,原本在該海域的魚類及海藻會減少,環境會發生巨大變化”。益田敦促對核電站排放的溫水導致的局部變暖影響引起注意。
益田於2004~2017年的冬季在若狹灣內的高濱核電站附近海域實施了潛水調查。核電站運轉時由於排放比通常海水溫度高出7度的水,魚的數量和種類增加,原本無法越冬的霓虹雀鯛、斷紋紫胸魚等熱帶魚也曾在此棲息。
據稱2012年高濱核電站停運後,水溫回落至原先的狀態,熱帶魚也死亡或不見蹤影。
為了進行比較,益田還調查了同一海灣內的燃煤火力發電站附近以及沒有排熱設施的海域,但並未發現與核電站附近相似的變化。(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8a9d761d2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