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學使用蠶製成新冠候選疫苗蛋白質
JP-Home.com
【共同社6月27日電】日本九州大學教授日下部宜宏(昆蟲基因組學)等的研究團隊26日宣佈,成功使用蠶製作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候選的蛋白質。今後將開展老鼠實驗,並與製藥公司等合作推進臨床試驗。
研究團隊迄今致力於運用蠶的優質蛋白質開發感染症疫苗和醫藥品。鑑於新冠疫情擴大,該團隊與源於九州大學的創新企業“KAICO”(福岡市)合作,力爭開發新冠疫苗。
九州大學從約100年前開始研究蠶,目前養殖約450種蠶。日下部等人花費7年時間,篩選出數十種可用於醫藥品的蠶。
該團隊將已公開的新冠病毒基因信息編入昆蟲等會感染、人不會感染的“桿狀病毒”中,用注射器輸入蠶的體內生成“抗原”,再從蠶的體液提取蛋白質,計劃用作疫苗原料。
蠶的養殖不需要大規模的設施,由於飼料僅為桑葉,可維持低成本。不過,雖然此前曾將用蠶製造的醫藥品投放給家畜,但因從未對人使用,仍存在有必要謹慎推進臨床試驗等課題。
如果疫苗研發順利,所需的源自蠶的蛋白質計劃由KAICO進行量產。社長大和建太幹勁十足地表示:“若能盡快提供疫苗,也將為社會做出貢獻。”(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54fccc0e1a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