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半導體行業將迎變局 日本強化技術開發
JP-Home.com
【共同社3月18日電】全球嚴重短缺的半導體的供應鏈(零部件的採購及供應網)已出現重大轉變的徵兆。與中國爭奪技術霸權的美國推進生產據點回歸國內以減少對華依賴,並與擁有大廠商的台灣強化合作。歐盟(EU)表示將擴大地區內的生產。在搶佔尖端技術的競爭引發擔憂的背景下,日本也開始為構築量產體製做準備。
從智能手機到導彈、人工智能(AI),運用於各種各樣產品的半導體被譽為“工業糧食”。日本的汽車廠商被迫減產等,半導體短缺不僅影響整個製造業,還會波及安全保障。鑑於美中對立也可能導致供應鏈斷裂,各國紛紛採取“本國優先”路線。
美國總統拜登2月簽署行政令,要求評估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關鍵產品的供應鏈。此舉考慮到中國,表明將擺脫對“持不同價值觀國家”的依賴。
半導體行業為提高效率,一般將“開發”與“生產”分離開來。從工廠地理位置來看,生產能力排名靠前的有台灣、韓國、日本、中國大陸。“開發”方面居首的美國將吸引為各國廠商代工的全球供應鏈關鍵所在“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在美設廠,使半導體相關技術集中到本國。
歐盟本月宣佈力爭到2030年使本地區生產的半導體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升至20%。引進台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的工廠或成為支柱。對抗美國的中國也繼續投入巨資,以實現作為AI和電子設備核心的尖端半導體的國產化。
日本成功吸引台積電在茨城縣筑波市設立研發基地。在日本佔據較高市場份額的半導體材料和製造設備領域,將支援聯合研究,意在未來實現建廠。
不過,日本在尖端半導體領域處於落後。政府為運用於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等的半導體設立了共計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的技術開發基金,但遠不及歐美的豐厚補助。
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南川明指出“缺少半導體就會在經濟和軍事上落敗的認識已得到普及”,並表示:“日本的零部件產業很強。台積電與零部件及材料廠商如果開發出新的高性能零部件將能夠提高競爭力。”(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3/37eb5e03df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