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2分鐘得知結果的新冠檢測法
JP-Home.com
【共同社3月17日電】日本的生物創新企業MYTECH(神戶市)和琉球大學15日宣佈,成功開發出最短2分鐘就能得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檢測法。該方法通過光的增強作用使病毒可視化,實現用顯微鏡進行檢測。
PCR檢測在進行病毒基因擴增後才能測出,因而需要花費數小時,抗原檢測則被指精確度較低。新檢測法若要投入實用,精確度的提升尚待驗證,但若能普及,則有望實現儘早診斷和疫情防控。
該檢測法運用以量子結晶製造納米級凹坑並像鏡面球一樣增強光的技術。先將熒光物質與從唾液或鼻部深處採集的檢測樣本相混合,隨後滴到量子結晶上並照射光。附在病毒上的熒光物質在光的增幅效果下,僅靠常規顯微鏡也能判別。
科研團隊用175人的檢測樣本來確認性能,結果8成以上與PCR檢測結果一致。到舉行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今年夏天,力爭推出可同時進行大量檢測的自動檢測設備,但如何保證數千萬日元的開發費成為課題。若能實現,該檢測法有望用於機場檢疫所、大規模活動、企業定期檢測等。
琉球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科助教金城武士強調意義稱:“(該檢測法)迅速而簡便,在需要一下子檢測較多患者時非常有用。”(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3/1b80ceebaa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