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美高官訪日協調對華政策將成焦點
JP-Home.com
【共同社3月7日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擬本月中旬訪日。日本政府將通過與兩人的磋商,力爭進一步強化日美同盟。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對華政策。警惕中國動向的日本政府期待與展示對華強硬姿態的拜登政府推進合作,但也可以看出存在過分亦步亦趨或引起中國不滿的擔憂。日本似乎將一邊意識中方視線一邊開展日美磋商。
▽歡迎
“兩位長官率先訪問日本的意義很大。這是拜登政府重視日美同盟的表現。”外務省幹部對正在準備訪日的兩人的姿勢表示歡迎。如能按計劃實現,日本很可能成為兩人首次訪問的國家。外相茂木敏充和防衛相岸信夫將出席預計與兩人舉行的日美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謀求緊密合作。
拜登政府展現繼承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前總統特朗普推進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的姿態,對日本來說也是利好。總統拜登在就任前把該構想稱為“安全繁榮的印度太平洋”。由於未使用被認為包含對華牽制意味的“自由開放”的措辭,美國對華姿態或將軟化的猜測一度在日本流傳。
▽起效
拜登恢復原來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說法是在上台後的1月下旬。官邸消息人士回顧稱:“日本方面的工作起效了。這是外交成果。”茂木在5日的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鑑於對華政策稱“在當前嚴峻的安保環境下,有機會就國際局勢(與兩人)展開討論是極有意義的”。
不過,與美國步調一致對華採取強硬姿態的話,日中關係惡化的風險將加劇。正因如此,圍繞拜登政府關心的中國人權問題的應對,多數看法傾向認為與美國的意見協調將傷透腦筋。
▽堆積如山
關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人權問題,日本政府與美國保持距離,僅表明“嚴重關切”(茂木語)。不免給人留下費盡心思避免人權成為日中關係禍端的印象。在香港問題上,日本政府的對華批評也較美國更為“克制”(日本外交消息人士語)。
圍繞以印太構想為支柱開展多邊合作的方式,日本不排除攜手中國的選項,而美國則針對中國在軍事領域與週邊國家強化關係,雙方立場並不相同。在應對明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方面,美國以中國的人權問題為背景表示尚未決定是否參加,而日本則與中國約定將面向舉辦奧運開展合作。有待解決的問題堆積如山。(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3/55028699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