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核試驗產生的銫在森林長期殘留
【共同社2月25日電】日本森林綜合研究所(茨城縣筑波市)和筑波大學的研究小組彙總研究結果稱,由於海外的大氣層內核試驗,到1960年前後為止在國內森林沉降的放射性銫隨著時間的推移減少到約45%,但大部分仍殘留在森林地表土中。
該研究小組稱,據分析福島核事故導致飛散的銫也將同樣殘留下來。認為雖然核事故災區中有難以進入森林的地區,但需要進行長期管理使地表土不會流進河流等之中。
森林綜合研究所分析了事故前2006至2010年在全國森林316處採集的3000多份土壤,調查核試驗產生的銫137在約50年後有多少殘留。
結果發現,2008年時地表土所含的銫推算為每平米約2.3千貝克勒爾,減少至最多時的約45%。據分析,由於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約為30年,大部分會自然減少,沒有大量流失到森林之外。
據稱這些銫給成年人造成的輻射量,相當於一個月0.0021毫希,量非常小。
森林綜合研究所的研究專門員三浦覺表示:“除了確認維持森林功能的監測之外,為了消除下游居民的不安,還應該整修森林,在防止遭受輻射的同時避免地表土流失”。(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2/a57c8af8e7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