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產廳擬出台“捕撈證明制度”防止非法捕撈
JP-Home.com
【共同社6月20日電】日本水產廳19日召開了專家和水產相關團體人士參加的討論會,基本決定出台“捕撈證明制度”,以部分魚類為對象,規定在進入加工和銷售領域之際必須具有關於捕撈地點和種類的官方證明。此舉除了旨在防止作為高級食材聞名的海參和鮑魚被非法捕撈,還有明確生產履歷、帶動品質提高和促進出口的目的。這將是日本首次單獨對水產品流通實施監管。最早將在年內向國會提交新法案。
海參等被認為是黑社會資金來源之一,被指出存在向中國非法出口問題。對於有被黑社會等團伙非法捕撈擔憂的魚類,將要求必須標示捕撈證明和管理交易記錄。
漁業協會等將成為“登記證明機構”,對漁業人員發放證明編號,若沒有證明編號,就無法向加工和流通企業銷售和出口。為了讓制度得到妥當運用,還將建立一定的監管措施,包括要求漁業人員和漁協等提交報告、發出整改命令等。
另一方面,歐美已率先通過捕撈證明實施進口監管,有意見認為“日本成為漏洞,不受監管的水產品可能流入”(水產相關人士語)。
選定具體的對象魚類、構建確認進口水產品捕撈證明的體制等,是今後的焦點。水產廳還將推進旨在減輕漁業人員等負擔的手續電子化,促成導入全面的生產流通履歷。(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119bd3bb64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