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8座反應堆報廢預計產生16萬噸低放廢棄物
JP-Home.com
【共同社2月17日電】16日採訪各家電力公司獲悉,除發生事故的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外,日本國內商業核電站已決定報廢的18座反應堆將產生共計逾16萬噸低放射性廢棄物。中部電力公司濱岡1、2號機組(靜岡縣)計劃在2023年前後啟動國內最先實施的反應堆拆除,至2050年代各地將產生大量廢棄物。
最終打算埋入地下,但除去一部分,廢棄物的掩埋地尚未確定。如果不能確保場地,反應堆報廢結束後廢棄物恐怕將長期留在廠區內。
事故前已有3座反應堆決定報廢,事故後老舊核電站的反應堆相繼決定報廢,共達24座。建築和設備拆除後,被輻射物質污染或變為釋放輻射性質的金屬、混凝土等將成為放射性廢棄物。
據各家公司稱,18座反應堆將產生共計16.384萬噸低放廢棄物。按輻射水平分為3級,較高的“L1”為3220噸,中等的“L2”為2.934萬噸,較低的“L3”為13.128萬噸。
L1將埋入比70米更深的地下,L2和L3將埋在較淺的地下。已確定的僅有日本原子能發電公司東海核電站(茨城縣)的L3在廠區內掩埋的地點。
濱岡1號機組已產生L3廢棄物,目前在逐步撤去內部設備的渦輪廠房內放入圓桶保管。中部電力表示“反應堆報廢曠日持久,一邊保管廢棄物一邊推進拆除是可能的”,將由電力行業攜手確保掩埋地。不過,今後的反應堆拆除也將產生L1廢棄物,由於輻射水平較高,保管並非易事。
此外,18座反應堆產生的輻射水平極低、經中央政府確認可不作為放射性廢棄物的物質約有35萬噸。迄今作為材料等再利用的僅為少數,如何處置成為課題。
日本原子能學會彙總的報告稱,福島一核反應堆報廢最多將產生780萬噸放射性廢棄物。
釋放很強輻射的高放射性廢棄物(核垃圾)在處理核電站乏燃料時產生。反應堆報廢作業並不產生。(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2/a7fa4fb087e7-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