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自衛隊構想部署新型導彈 專守防衛或成空談
【共同社東京、華盛頓6月17日電】日本防衛省將加快超音速長射程導彈“高速滑翔彈”的研究,構想2026年前後在南西諸島部署。此舉旨在對抗中國的海洋活動。不過,配合美軍對華戰略步調增強裝備也引來擔憂。在強化日美同盟的名義下,自衛隊的能力逐漸從“盾”向“矛”轉變,專守防衛的理念或成空談。
從配有發射架的大型車輛上發射的導彈在大氣層上層分離,彈頭以超音速滑翔後命中海上類似航母的目標。2019年11月,在東京都內舉行的防衛裝備廳技術研討會上,公開的高速滑翔彈飛行效果CG視頻讓觀看的相關人士受到衝擊。在中國軍方增強航母實力的背景下,這令人聯想到“航母殺手”的作用。
防衛省對高速滑翔彈的定位是用於防衛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為首的島嶼,分為“早期裝備型”和“性能提升型”兩個階段開發。射程預計在500公里以內,但通過加大火箭推進部分也能實現更大射程。此外還設想使其具備貫穿艦艇甲板的能力。
防衛省幹部透露稱:“調整射程的話也會把中國大陸納入範圍內。威懾力的概念將發生變化。”從阻止攻擊的“拒止性威懾力”,變為考慮獲得以報復能力使對方放棄攻擊想法的“懲罰性威懾力”。
“朝鮮提升能力,日本防衛就後退嗎?不該擁有反擊能力嗎?”伴隨陸上部署型導彈攔截系統“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的停止,前防衛相小野寺五典(自民黨)要求獲得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主導對華戰略調整的是美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伯傑3月彙總的改革方案提出大膽的戰略變更,把海軍陸戰隊活動區域從中東地區移至亞太地區,在東海和南海直面中國海軍。
今後10年將裁撤7個坦克連等,把配備反艦導彈的火箭炮連增至目前3倍的21個,新設高機動“近海陸戰團”。為了把中國海軍封鎖在連接沖繩、台灣、菲律賓的“第一島鏈”,提高島嶼間迅速移動和攻擊艦船能力的島嶼防衛成為主要目標。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8月退出與俄羅斯之間有關銷毀中程核武的《中導條約》,令其失效。美軍將摸索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短程導彈。多名日美關係消息人士認為九州和沖繩地區是部署方案的有力候選地。可改為長射程的對地攻擊裝備高速滑翔彈的部署計劃或被視作日本表態追隨美軍對華戰略。(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68e1a6e04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