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政府解除宣言標準或致疫情再次擴大
JP-Home.com
【共同社2月3日電】日本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從1月下半月起可見減少趨勢,今後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標準將成為課題。有估算數據顯示,政府作為大致標準之一的數值有可能導致疫情再次擴大,進而對經濟也會造成負面影響。需要進行慎重探討。
▽質疑500人標準
政府的基本對策方針中,作為解除的標準之一舉出對象地區疫情擺脫“第四階段”(疫情爆髮式擴大),降至相當於“第三階段”(感染驟增)。從指標之一的1週感染人數來看,需要控制在每10萬人中不到25人。
首相菅義偉在2日晚間的記者會上,就解除的大致標準稱“東京的話1天500人以下”,提出先力爭降至第三階段。按照東京的人口來計算,500人相當於低於第四階段的人數。
然而針對這一大致標準出現質疑聲音。京都大學教授西浦博1月中旬公佈的估算數據顯示,東京即使單日低於500人,若解除宣言後對策不充分,則疫情將回到宣言時的狀況。西浦表示“可能會變成需要第三次發佈緊急事態宣言”。
▽嚴格的標準有效
經濟領域的專家也有意見指出“在感染人數多的階段解除宣言,對人的生命和經濟兩方面而言都不可取”。東京大學副教授仲田泰祐和特任講師藤井大輔關於緊急事態宣言後的疫情,基於1月下旬的數值進行了預測。
結果顯示,若在東京感染人數降至單日500人時解除,到4月下半月感染人數將增至與發佈宣言時同樣水平的2000人,可能需要再次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另一方面,若在降至250人後解除,加上疫苗的效果,則感染人數可以得到控制。
此外比較500人和250人時解除的地區經濟損失,結果顯示損失和死亡人數均是250人的情況下更小。仲田強調“從目前的感染人數來考慮,若東京以250人作為解除的大致標準,最終經濟方面的損失也會較小”。
▽逐步解除
數據分析及利用專家、東大教授大澤幸生彙總的分析結果也顯示,如果在避免外出等強力措施下使感染人數減少後一舉放寬限制,將導致疫情擴大至超過採取措施前。另一方面,據稱若從同事等原本會面頻率高的人開始逐步解除宣言,則感染人數可以得到控制。
大澤認為:“應當摸索從與較親近的人接觸開始逐步增加的分階段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從(感染人數)降至高峰時一成左右後實行。”(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2/cfe55e026a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