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各大學開展簽名活動聲援窮困留學生
JP-Home.com
【共同社6月15日電】圍繞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陷入窮困的學生發放10萬~20萬日元(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2元)現金的援助措施,日本文部科學省僅針對外國留學生設置“成績排名前30%”的條件,大學方面對此提出疑問。不僅是教師等開展要求修改的簽名活動,也有校長宣佈將不設條件進行判斷。這些舉動蘊含著教育者的共同心聲,認為按國籍區別對待同窗苦讀的學生並不恰當。
▽揣度
“我認為一線的大學工作者宣揚‘不歧視’很重要。”神戶大學教授濱田麻矢說道。她在網上發表聲明,要求不分國籍向所有窮困學生伸出援手,並一直號召參與簽名活動。
發放現金的對象為43萬人,在含研究生及留學生在內的大學和短期大學等全體學生約370萬人中佔1成多。基於文科省給出的“打工收入減少”等條件,由各所大學等分別從申請者中甄選對象,僅留學生設有“成績優秀”的條件。
學生當中立即有人批評稱“這不是歧視嗎!”文科相萩生田光一對此強調,根據大學等的判斷,不符合條件的人也能成為對象。另一方面,他以財源有限等為由,也叮囑稱“原則上要求符合條件”。
對於文科省的這種態度,濱田擔憂地表示:“或許多數會體察揣度文科省的意願吧。”聲明倡議人還包括了京都大學校長山極壽一等,徵集到的簽名僅大學教師就超過1100個,已通過郵寄向文科省提交。
▽疑問
日本私立大學聯盟副會長、上智大學校長曄道佳明8日出席該聯盟在東京召開的記者座談會,表示“難以理解在發出怎樣的訊息”,就文科省對留學生設置的嚴格條件提出疑問。
發言背後考慮到的是日本政府此前全力推進的留學生接納政策。國內總數達到30萬人的目標在2019年度實現。上智大學方面,2018年度含短期在內的留學生增至2718人,是2013年度的2倍。曄道表示:“沒有(區分)留學生和非留學生的意識。作為國家的援助措施,希望切實以看得見的形式顧及到留學生。”
▽公平
“大學將做出綜合判斷,提供支援。”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校長赤松玉女5月28日在該校網站上發佈信息,表明不對日本人學生和留學生做區分,將公平甄選發放對象。
該校美術和音樂兩個院系約有1000人,其中約60名留學生多為研究生。校方歷來重視加深相互交流,諸如策劃留學生的美術展,由日本人學生採訪並推介等。
赤鬆動情地說道:“留學生讓我們體會到多樣性的可貴,是身邊的重要夥伴。我在學生時代也絕對算不上優秀。(條件)不能成為援助的門檻。”(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b9defbc6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