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核條約生效在即 小國的苦難是原動力
【共同社1月7日電】《禁止核武器條約》將於22日生效。51個批准國家和地區中,大部分在廣島和長崎被投下原子彈後經歷了總計逾2000次核試驗的苦難或有著核戰爭的恐怖傷痕。41個國家還加入了禁止部署和使用核武器的各地無核武器區條約。全球過半數的逾110個國家加入無核武器區,成為《禁止核武器條約》的原動力,然而擁核大國的壓力至今仍在持續。
從地區來看,批准該條約最多的是拉美地區,有21個國家。哥斯達黎加駐日大使亞歷山大·薩拉斯·阿拉雅(音譯)指出,“廣島和長崎的核爆受害表明核武器會使人類毀滅”,並強調了地區面臨美蘇核戰爭威脅的1962年古巴危機的衝擊。
拉美與加勒比地區禁止製造、試驗和部署核武器的《特拉特洛爾科條約》的磋商在上述危機翌年啟動,1968年生效。目前該地區所有33個國家全部加入該條約。
前蘇聯最大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位於加入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哈薩克斯坦,冷戰期間進行了456次核試驗。週邊逾150萬人健康受損,罹患癌症的比例較國內其他地區高出2倍以上。
此外,被視為受地面核試驗放射性沉降物影響的異常生產也頻頻出現,長期折磨著遭過量輻射的親子等。來自距離試驗場100公里的村莊、天生沒有雙臂的畫家Karipbek Kuyukov(52歲)表示,“至今無法忘記地下核爆炸給家造成的震動”。
冷戰期間美英法相繼在大洋洲開展核試驗,該地區13個國家加入無核武器區,其中9國批准了禁核條約。島國斐濟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許多士兵參與核試驗,國土和海洋也受到污染。該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強調稱“依然威脅著當今的發展”。
被大國“核暴力”所擺佈的許多國家在非洲和東南亞也設立無核武器區。雖然禁核條約已實現,但來自擁核國家的壓力依然很大。
美國向條約批准國發送信函稱“批准和加入是錯誤的,要求撤回”。俄羅斯和法國也向支持國施壓要求不要署名。唯一的戰爭核爆受害國日本表示“不簽署的想法不變”(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語),依賴美國“核保護傘”的立場很堅定。
哈薩克斯坦一名外交官2019年在聯大呼籲稱“任何國家的安全保障都不能建立在他國犧牲的基礎之上”,期待禁核條約獲得更廣泛支持。(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01/5ab270e6ba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