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消費者廳將對互聯網廣告展開大規模調查
【共同社12月21日電】20日採訪日本消費者廳相關人士獲悉,圍繞被稱為“聯盟營銷”的互聯網成果報酬型廣告,該廳將以廣告主、廣告製作者和中介公司為對象著手展開大規模實態調查。廣告由400萬~500萬個人以副業為目的製作,市場規模持續上升至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9億元),表現活躍。另一方面虛假、誇大廣告等違規現象也很多,接近放任自流的狀態。消費者廳旨在通過調查掌握業界全貌,用於制定互聯網廣告規則和加強管制。
據國民生活中心介紹,圍繞互聯網廣告的糾紛諮詢去年約達8.6萬件,創新高。其中“看到聯盟營銷後僅網購了1次商品,但不經意間被簽定期購買合同”的諮詢較多。
廣告製作者被稱為“聯盟營銷者”,受中介公司委託在自己的網站等平台宣傳廣告主的商品。網站上附有商品購買網站鏈接,若消費者點擊其購買則成為業績,經中介公司獲取報酬。這類中介公司被稱為“ASP”,據稱日本國內約有100家。
另一方面,互聯網廣告中若存在虛假、誇大的表述,依據《反不當贈品和不當標識法》僅廣告主成為處分對象,因此即使聯盟營銷廣告內容存在違法,廣告主也往往以“聯盟營銷者擅自標識”的說辭逃避。此外還有過即使消費者廳敦促糾正也向ASP方面表示“只知道郵件地址”置之不理的情況。
有關聯盟營銷,消費者廳2018年以聲稱“14天期間體重減少12.8公斤以上”的保健品廣告沒有根據為由,勒令大阪市電商企業“Brain hearts”繳納罰款。
消費者廳將在本年度內啟動調查,把結果用於製成指導方針等。若有必要則探討上調《健康增進法》和《醫藥品醫療器械法》(原藥事法)的罰則。(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2/3f5173c8f1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