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本政府草案寫明探討給性犯罪人員佩戴GPS
JP-Home.com
【共同社6月10日電】首個加強性犯罪和性暴力對策的日本政府方針草案全部內容10日曝光。主要內容是探討規定假釋人員必須佩戴衛星定位系統(GPS)終端、以及開展旨在預防受害的童年時代起的教育和啟蒙活動。鑑於要求杜絕此類犯罪的受害人等的呼聲高漲,政府以橫跨相關中央部門的方式制定了草案。將在截至2022年度的3年內集中採取措施。也有意見批評稱就性犯罪導入GPS是侵犯人權。目前無法預測能否實現。
政府計劃在11日的相關中央部門會議上敲定草案,反映到擬於7月彙總的經濟財政運營基本方針“骨太方針”中去。另一方面,對於討論包括廢除刑法“暴行·脅迫”要件在內的法律修改這一受害人的夙願,則僅表示“將推進探討”。
草案強調“性犯罪、性暴力是顯著踐踏受害人尊嚴的行為”。以有調查結果揭示許多加害者是熟人為由,分析稱尤其是孩子遭受親屬、教師、教練等身邊人士傷害的情況較多,指出“相同加害者多次實施類似犯罪和暴力的例子不少”。
作為具體措施,將參考海外的制度和技術,用大致2年時間探討規定假釋人員必須佩戴GPS終端。對各教育委員會進行指導,要求貫徹對有猥褻行為的教員原則上給予開除處分。現行規定是即使教師資格因過去的猥褻行為而失效,3年後可以再次獲得,而草案要求探討嚴格化。對於保育士也同樣處理。
為了從童年時代就理解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將製作專用教材,開展適合各年齡的防止受害教育。例如教導孩子們泳裝遮擋的部分是隱私部位,不能讓他人觸碰;以及告知利用社交網站(SNS)的受害危險性。對於初中生和高中生,則以“約會暴力”為教材,教導即使是親密的關係,對不願意的也要說不,這很重要。還將對教職員進行培訓,2021~2022年度導入學校現場。
政府4月設置了男女共同參畫擔當相橋本聖子擔任主席、法務省和文部科學省等相關中央部門局長級人士參加的會議,傾聽了受害人和支援團體等的意見,探討加強對策。(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f08a5db9172d-g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