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美中優勢之爭局面難以逆轉
JP-Home.com
【共同社華盛頓11月11日電】以大選為契機,美國欲重回民主主義和自由貿易色彩的國際秩序。然而與爭奪優勢的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難以逆轉,無法享受貿易成果的國民根深蒂固的不滿或動搖下屆政府的基礎。
▽施政演說
“將為美國再次領導世界而行動”,1月美國外交專業雜誌《外交事務》電子版刊登的一篇隨筆引起世界關注,撰文的是民主黨前副總統拜登,這堪稱瞄準約1年後奪取政權的“施政演說”。
11月的大選中拜登如願以償地確定獲勝後,各國首腦紛紛表示祝賀,放心地稱“美國,歡迎歸來!”(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語)。恢復總統特朗普喪失的信任是拜登的原動力,正因如此,應對新冠疫情及以二十國集團(G20)為核心促進全球經濟的穩定、回歸《巴黎協定》等多邊協調或將復甦。
▽對立
但是,已經變化的國際秩序“時針”不會倒轉,象徵性的是美中兩個大國的對立。自稱“關稅人”的特朗普連續對華出台製裁關稅,排除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公司並強迫中國短視頻APP“TikTok”(抖音海外版)出售美國業務等,對立從貿易問題到安全保障及尖端技術,發展為多領域複雜交織的優勢之爭。
拜登也多次嚴厲地表示“將在與中國的未來競爭中勝出”、“將對抗濫用的經濟慣例”。有觀點認為,美國的對華強硬路線已變成超越朝野政黨的“常識”,加上民主黨重視的人權問題,本質上的對立會進一步加深。
▽遲緩的路線轉變
然而,特朗普推進的美中貿易磋商“第一階段”協議提出的2年內增加2000億美元對華出口額卻增長遲緩,在經濟政策方面沿襲“美國第一”的拜登的根基也難以確定。調查公司歐亞集團的邁克爾·赫森預測稱,“貿易自由化無法大幅轉向,對華關稅的變更將花費時間”。
4年前促成特朗普逆轉當選的是感到在全球化中吃虧的美國國民鬱積的憤怒。圍繞貿易政策路線轉變的遲緩反映出拜登對“被甩下的人們”未能拿出答案,在這一點上日本和全世界都一樣。美國媒體諷刺為大選結果而沸騰的各國首腦“就好像特朗普走進總統辦公室的日子都消失了似的”。(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1/c4cc7a4d66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