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各國企業居家辦公或將長期化
JP-Home.com
【共同社6月7日電】各國企業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引進的居家辦公預計在外出限制放寬之後仍會持續。美國國內的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企業有意在限制放寬後也允許部分業務在家進行。通勤和出差等的移動時間以及供大量人員工作的辦公室被認為是浪費,此舉旨在提高效率。也有政府支持居家辦公的情況,部分IT和金融業界已開始探討“擺脫辦公室”。
▽過時的觀念
率先採取措施改善工作環境的是IT企業。美國推特公司5月12日宣佈,提出希望的員工可“永久”持續居家辦公。臉書(Facebook)和谷歌允許年內、亞馬遜和微軟允許到10月為止居家辦公。
美國調查公司Gartner的調查顯示,74%的企業回答稱,將完善態勢使至少5%的員工可一直居家辦公。美國報紙指出“業界發生了很大變化”。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CEO)5月20日稱,“城市中心地區的大量辦公室究竟有沒有必要”,暗示有意轉向擺脫辦公室。該銀行2到3月引進了4000台電腦,推動居家辦公。還改變了辦公室大量消費紙張的習慣,改為電子簽名。此外認可視頻會議的作用,決定大幅減少出差。
瑞士金融巨頭UBS考慮從房租高的城市地區搬走。澳大利亞的西太平洋銀行開始估算必須的出勤人數。英國金融巨頭巴克萊的高層預計,讓數千名員工在寫字樓工作的觀念“或許將成為過時的東西”。
▽表彰
在韓國,樂天集團的持股公司啟動了規定每週五天工作日中一天居家辦公的制度,對韓國報紙的採訪解釋稱“認為(居家辦公)並非暫時性措施,而是長期趨勢”。
韓國的大型煉油商試行出勤一週後居家辦公三週的勤務體系、互聯網巨頭則試行每週三可自由選擇工作地點的“週三辦公室”制度。
針對居家辦公的普及,韓國僱傭勞動部介紹稱“將支持這種符合數字經濟的工作方式”。據稱將在表彰中小企業工作方式改革措施的現有項目中新設“居家辦公部門”,對優秀企業採取各種優待措施。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5月強調,“經過新冠災難,我們學到了居家辦公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和由此帶來的生產效率”。為增加國民的業餘時間、搞活旅遊市場,還呼籲企業採取每週休息三天的制度。(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fc8a21234c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