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中在南海相繼演習競顯軍事實力
JP-Home.com
【共同社北京10月18日電】在中國加強海洋活動的南海,7月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美軍雙方接連舉行軍事演習,互相展現軍事實力。美中之間的軍事緊張據稱是“1995至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以來之最”(中國媒體)。中國軍隊與投入兩艘航母的美軍相比,在海空軍常規兵力上處於劣勢。然而中國發射反艦導彈等,阻止美軍靠近近海的能力則在切實提高。
▽大規模演習
中國軍隊7月上旬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實施軍事演習,加上幾乎同一時期在東海和黃海,共在3個海域實施了演習。國營媒體10月還報道稱在南海實施了魚雷實射訓練。
針對7月中國軍隊的動作,美軍核動力航母“羅納德·里根”號和“尼米茲”號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演習。中國智庫稱,美國軍機飛至南海在7月激增到至少67次。
對於中國軍隊而言,南海可以部署能抵達美國本土的潛射導彈(SLBM),是戰略上的重要海域。這將成為反擊美國核打擊的手段,美軍將在探測潛艇方面加大力度。
▽航母殺手
據美國政府人士透露,中國軍隊8月26日向南海發射了4枚彈道導彈。據分析,是從浙江省和青海省發射的射程1500公里以上的航母殺手“東風-21”,以及據稱可抵達有著美軍基地的關島、射程約4000公里的“東風-26”。此舉展現了擊退美艦船的意圖。
在中國反對台灣李登輝政府的台海危機時期,中國軍隊向台灣北方發射了導彈,但鑑於美軍航母靠近,不得不作罷。以此為教訓,中國大幅增強阻止美軍靠近的導彈和海空軍力量,軍事實力有了飛躍性提高。
針對9月18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台,中方在台灣實際控制的東沙群島北部實施了演習,還進入了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另一方面,中國軍隊的侷限也可見一斑。北京的西方軍事消息人士分析稱,美國投入兩艘航母可能對中國軍隊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中國尚無兩艘航母同時展開作戰的能力,在一系列南海的演習中,中國軍隊的航母基本沒有登場。
▽實力不足
該消息人士指出,美軍從中國軍隊發射導彈的過程中收集了相當多的情報,也可以說美軍的挑釁引發了“導彈發射”。美軍通過偵察衛星和電子戰機大量收集了伴隨導彈發射的人及物的移動、電子信息,擁有潛艇基地的海南島附近頻繁飛來反潛巡邏機。
中國消息人士也承認海軍實力不足,據稱最近在航母運用中意識到探測遠處美軍的早期預警能力不足。沒有早期預警能力就無法用於遠洋實戰,中國正在為第3艘航母研發早期預警機和空中預警管制機(AWACS)的艦載機,努力追趕美國的航母技術。(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0/a4693f8b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