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廳擬要求銀行嚴格確認用戶身份
【共同社10月18日電】17日獲悉,圍繞電子貨幣結算服務“都科摩賬戶”存款被非法提取等無現金支付相關受害頻發問題,日本金融廳基本決定將要求銀行有義務嚴格確認用戶身份,2020年度內將修改銀行監管方針。在預計無現金支付的利用將擴大的情況下,由於確認手續寬鬆導致受害,將要求銀行徹底加強包括多種方式的驗證,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通過修改監管方針,將規定有義務在支付服務綁定銀行賬戶時的驗證中,使用限時有效的“一次性密碼”或指紋等生物驗證等多種要素確認本人身份。現行的監管方針中,並未要求銀行必須採用多種手法或要素確認身份。
一連串非法提款事件中,僅輸入賬號和密碼就可綁定銀行賬戶和支付服務,用戶身份確認的寬鬆導致了受害擴大。
金融廳9月要求所有開展儲蓄服務的金融機構及監管下的結算服務商,在服務的用戶身份確認方法不完善的情況下,暫停綁定新賬戶或充值。
利用都科摩賬戶的非法提款受害額截至10月14日下午6點已達28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1萬元,共127起),受害銀行有地方銀行和郵儲銀行等11家。除都科摩賬戶外,“PayPay”、“LINE Pay”和“Merpay”等支付服務也發生了非法利用。(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0/19d01e5361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