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一家醫院已實施全球首例iPS視細胞移植
【共同社10月15日電】15日採訪日本神戶市立神戶眼科中心醫院獲悉,該醫院實施了一項全球首例臨床研究,對於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症”的患者,移植了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製作的細胞。該病是視網膜上感知進入光線的視細胞逐漸失去的疑難病症。
該病患者的視野會逐漸狹窄,有的甚至完全失明,日本國內估測約有3萬人,治療方法尚未確立。此次移植的目的是確認安全性,以症狀已非常嚴重的患者為對象。因此,雖然無法期待視力大幅改善,但或成為邁向今後確立治療方法的第一步。
視網膜色素變性症的病因被認為是基因變異,因此研究團隊不是使用患者自身細胞,而是使用了健康的他人的血液細胞製作的iPS細胞。添加各種物質後,使其成長為立體的視網膜組織,然後從中製作包含視細胞的薄膜,移植到了患者的視網膜。
今後,團隊將用一年時間觀察移植的組織是否穩固下來,未被身體排異;是否發生異常增殖等不良狀況。還將調查能否與體內原有細胞交換“看見了”的信息並傳遞至大腦。
手術後也要求患者定期來醫院檢查,收集長期數據。在此次實施的一例之外,還計劃讓另一名患者參加該臨床研究。
團隊此前在動物實驗中確認了安全性和效果。據稱在小鼠實驗中,通過移植變得能感受到光亮;在猴子實驗中,移植的組織穩固了2年以上時間。
該醫院16日下午將召開記者會,介紹手術詳情。(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0/1ca5be48ce06-i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