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只說,不做」
為穩定皇位繼承,朝野政黨展開了多輪協商。原計劃在眾參兩院正副議長的協調下形成統一方案,於6月下旬例行國會閉幕前透過《皇室典範》修訂案,但現今已告擱淺。
此前協商的焦點有二。第一,允許女性皇族婚後繼續留在皇室;第二,接納舊皇族的男性後裔作為養子加入皇室。自民党最高顧問麻生太郎與立憲民主黨党首野田佳彥在5月底已達成共識:鑒於第二個方案在憲法上存疑且民間反對聲浪頗高,決定將其擱置,優先推進第一個方案。
關於第一個方案,雙方存在分歧,比如是否將女性皇族留在皇室設定為可選制,如果女性皇族選擇留下,那麼其配偶、子女是否獲得皇族身份,等等。不過,雙方也達成共識,將盡力推動這個停滯多年的議題向前邁出一步。
結果,到了6月上旬,麻生突然表示無法接受擱置第二個方案,野田斥之「出爾反爾」。儘管眾議院議長額賀福志郎表示希望爭取在秋季臨時國會上達成共識,但恐怕難以實現。
縱觀過去二十年日本政壇圍繞皇位繼承問題的討論,筆者認為,自民黨的真實盤算是「什麼都不做」。其背後是頑固堅持「男系繼承」的部分保守勢力。對他們而言,明確規定男系繼承的現行《皇室典範》已是盡善盡美,無需任何改動。
然而,若執拗於男系繼承,未來皇統斷絕的可能性很大。皇族人數不斷減少的趨勢顯而易見。民意調查亦顯示,多數民眾接受女性天皇。正因無法坐視不理,自民黨才走形式般地組織專家會議並與在野黨協商,到頭來又使絆拖延,導致無果。他們擁護涉及舊皇族的第二個方案卻不做具體調研,讓人絲毫感覺不到熱情,這或許就因為他們並非真心實意想推進。
那麼,他們是打算坐等皇統自然消亡嗎?恐怕大多數人心底的想法是「這非當下我等之責,待真正走投無路了,那時的政治家再考慮怎麼解決吧」。這令真心憂慮皇室未來者扼腕歎息。江戶時代武士畫家渡邊華山的箴言「勿因眼前苟且而忘卻百年之計」,終究只有智者才能理解。
擇偶難,三笠宮早已預見
然而,筆者認為即便此次協商達成一致,按第一個方案修訂《皇室典範》,並據此在未來確立無論男女皆可繼承皇位的制度,皇位繼承的危機也幾乎得不到緩解。
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皇位繼承是男系還是女系,而在於擁有繼承資格者能否結得上婚。這才是真正的危機——皇族可能無法覓得配偶。
厚生勞動省6月公佈的日本2024年總和生育率僅為1.15,創歷史新低。有研究指出,低生育率的八成因素源於未婚化現象。除經濟因素外,婚戀觀、家庭觀的變化亦是推手。男性和女性的終身未婚率在20世紀90年代均約5%,而在2020年調查中分別升至約30%和約20%。
在戰前的舊皇族、華族階層已不復存在的今天,皇族只能從普通國民中尋求配偶。當前,日本社會已步入「結婚冰河期」,其影響不可能不波及皇室。
最早預見「配偶危機」並敲響警鐘的,是皇室長老、已故三笠宮崇仁親王。
2004年,時年88歲的三笠宮親王在一次廣播節目中,談及其母貞明皇后嫁入皇室後,因宮中各種慣例等飽嘗艱辛。他進而指出,當今「媒體炒作」的環境恐令「未來可能成為(皇族配偶)的人望而生畏」,困難更甚。
「普通人要想成為(天皇的)配偶絕非易事。看看英國現任的伊莉莎白女王,她的配偶雖然來自鄰國,但同樣也是王室成員或貴族。而日本,戰後華族制度已經被廢除。現在想來,這無異於天皇制的護城河被填埋了。所以我想,即便日本出現了女天皇,現在的日本人當中,或許也無人能成為她的配偶。」
當時,三笠宮親王儘管認同女性繼位,認為「女天皇理應存在」,但也坦言:「如果這成為現實,究竟將如何發展呢?畢竟也不能由著女天皇孤獨終老吧。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大問題。」他早就預判到配偶人選枯竭才是最大的瓶頸。
如今,隨著天皇長女愛子內親王的人氣攀升,對「女性天皇」「愛子天皇」的期待之聲日益高漲。或許是受此影響,尤其在野黨議員中,持「贊成女性天皇,但反對女系天皇」這樣妥協性意見的人頗多。這莫非是為撇清性別歧視嫌疑的託辭?
對於固守男系繼承者而言,這倒是正中下懷。因為即便承認女性天皇,卻不賦予其子女皇位繼承權,使其成為「死巷子裡」的天皇,這樣的主張本質上與固守男系繼承並無二致。
讓皇室環境更為人性化
不過,他們並未意識到,這樣的主張無視了皇位繼承人及其配偶的人權,進一步削窄了本就岌岌可危的皇統延續之路。倘若女天皇夫婦的子女沒有皇位繼承權,那麼他們及其子女會如何看待自己存在的意義?設身處地一想便知。
這個問題無論對男女皇族都同樣嚴峻,而作為女性天皇或女性皇族配偶的男性,因無前例可循,其處境更為艱難。
以荷蘭為例,在現任國王之前連續3任都是女王,上一任女王碧翠絲的丈夫克勞斯患抑鬱症,再上一任女王朱麗安娜的丈夫貝恩哈德則捲入了洛克希德公司行賄案醜聞。
筆者並非要論證「女性天皇不可行」,只是認為,在長期賦予女性全職家庭主婦角色的日本社會,對男性成為天皇或皇族的配偶後可能面臨的境況更需多加思考。
例如,他們背負的職業桎梏,在自我存在意義上感到的「存在焦慮」等。他們或許將面臨與雅子皇后相似的境遇——雅子皇后曾是一名職業女性,嫁入皇室後罹患心理疾病,愛女又無皇位繼承權,等等。
筆者再次強調,男女皇族都存在著配偶人選枯竭的憂慮。除三笠宮所言「媒體炒作」外,社群平臺等網路資訊氾濫更為嚴峻。儘管週刊雜誌上盡是真偽混雜的報導,但筆者仍願相信歷史悠久的商業新聞業,尚存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社群媒體就另當別論了。不特定多數的匿名個體在社群平臺上散佈各種資訊卻無須對真實性負責,從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到「良知」的底線。與普通國民不同,天皇、皇族個人不會公開反駁,亦不會以誹謗罪提起訴訟。網路上甚至有言論仿佛以肆意抨擊皇室這一「權威」為樂。
所有國民都目睹了從美智子皇后、雅子皇后的經歷,到真子內親王與小室圭訂婚後秋篠宮家所遭受的種種非難抨擊。試想,若自己或家人、朋友身處皇族配偶之位,「不望而生畏」者能有幾人?
長久以來,我們是否對「皇室成員亦凡人」這一基本事實太過漠視?這種態度正逐漸導致國家國民統合的象徵面臨存續危機。
若期望象徵天皇制存續,當務之急是將皇室打造成一個人性化的空間,讓普通國民也能安心地融入其中。若將不堪忍受的制度、環境和隱忍服從強加於國民,那就無異於加速斷絕皇統。
標題圖片:秋篠宮家的長男悠仁親王(左)與天皇、皇后的長女愛子內親王(時事)